题目内容

【题目】二氧化碳能与过氧化钠(Na2O2,淡黄色固体)在常温下反应产生氧气,并生成碳酸钠,且伴有能量的释放。

(1)如图1所示,在空气中放置时,两团棉花均不燃烧;若将足量二氧化碳倒入烧杯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①______;②粘有过氧化钠的棉花燃烧;③未粘有过氧化钠的棉花不燃烧。通过上述实验的对比分析,写出产生现象②的原因______

(2)为验证二氧化碳能与过氧化钠在常温下反应产生氧气,设计了图2实验(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浓硫酸有吸水性,且既不与二氧化碳反应,也不与氧气反应)。

B瓶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完的二氧化碳,C瓶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B瓶吸收完,则C瓶中盛放的溶液是______(写名称)。

②为验证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采用的验证方法是______

③写出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蜡烛的火焰熄灭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并放出热量,使棉花与氧气接触,同时温度上升到棉花的着火点 澄清石灰水 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尖嘴管口,若发现木条复燃,则说明反应生成了氧气 2Na2O22CO2=2Na2CO3O2

【解析】

1)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将足量二氧化碳倒入烧杯时,蜡烛的火焰熄灭;产生现象②的原因是: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并放出热量,使棉花与氧气接触,同时温度上升到棉花的着火点;

2)①C瓶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B瓶吸收完,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C瓶中盛放的溶液是澄清石灰水;

②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为验证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采用的验证方法是: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尖嘴管口,若发现木条复燃,则说明反应生成了氧气;

③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还原铁粉是结构疏松的单质铁,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I.物质制备。还原铁粉的某种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1)“转化”时温度需控制在35℃以下,防止受热分解的物质是_____

(2)“干燥”过程中有少量的FeCO3转化为FeOOH和CO2,此时与FeCO3反应的物质有_____(填化学式)

(3)FeCO3和 FeOOH在空气中焙烧转化为Fe2O3,FeOOH转化为Fe2O3的反应类型是_____。写出Fe2O3在高温条件下与碳(C)反应生成Fe和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Ⅱ.成分研究。“暖宝宝”一般由还原铁粉、活性炭和氯化钠等组成。

(实验目的)测定未开启的“暖宝宝”中铁的质量分数。

(实验过程)如图五所示,甲同学称得反应前总质量为85g,打开活塞待稀盐酸全部滴入后立即关闭活塞。锥形瓶内的现象有:固体逐渐减少,_____。反应完毕后测得锥形瓶和反应后混合物的总质量为84.8g。

(评价反思)

(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方案误差较大,于是设计如图六的方案。甲同学方案误差较大的原因是_____

(2)丙同学认为乙同学方案即使操作无失误,测量结果仍会偏大,原因是_____

(3)丙同学设计了图七的实验装置。利用该装置实验时,在气密性良好的前提下,如果往锥形瓶中注入的稀盐酸体积为V1mL,等充分反应并且待装置冷却后,观察右侧注射器读数増加V2mL.实验条件下氢气密度为 d g/mL.则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