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1)“对比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探究手段,通过对比可以判断是否发生反应,反应的速率、反应的条件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实验一中液面更高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实验二的现象从而得出活动性Mg_______Fe

(2)实验三所示是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研究:

①滴加稀盐酸前,烧杯中溶液呈______色。随着稀盐酸不断滴入溶液呈无色,为探究反应后稀盐酸是否过量,可选用的试剂有_____________(填选项,多选)

ACa(OH)2 B锌粒 C鸡蛋壳 D紫色石蕊溶液 E铜丝

②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③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温度变化如坐标图4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中和反应是______反应(放热吸热”)

④图5NaOH和稀HCl反应的示意图,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从该图可以看出,反应前后微粒数目减少的有_____________

【答案】 2NaOH+CO2=Na2CO3+H2O > BCD 减小 放热 NaOH+HCl= NaCl+H2O H+OH-

【解析】(1)①二氧化碳不仅能与属反应,还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实验一中液面更高的是二氧化碳倒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NaOH+CO2=Na2CO3+H2O;②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速率大于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速率,说明镁的活动性大于铁的活动性;(2)①氢氧化钠呈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变成红色;探究反应后稀盐酸是否过量,可根据盐酸的性质进行鉴别,A、稀盐酸能与氢氧化钙反应,但无明显现象,错误;B、稀盐酸能与锌反应产生大量的气泡,正确;C;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大量的气泡,正确;D、稀盐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正确;E、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错误,故选BCD;②随着盐酸不断滴入,溶液的碱性逐渐的减弱,故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③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溶液的温度逐渐的升高,故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④NaOH和稀HCl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NaOH+HCl= NaCl+H2O;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的过程,由图可知反应前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数目减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某兴趣小组发现铁钉生锈需要几天的时间,询问老师如何加快铁钉生锈的速度。

老师说氯化物可能加快铁钉生锈的速度。

【提出问题】氯化物对铁钉生锈有怎样的影响?

【查阅资料】

ⅰ.NaCl、CaCl2、CuCl2等由氯离子与金属离子构成的盐属于氯化物。

ⅱ.铜能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CuO。

ⅲ.CuO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进行实验、分析解释、获得结论】

实验1:探究氯化物对铁钉生锈速度的影响。

(1)对比实验①②③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

(2)小组同学认为,试管④中的红色沉淀可能是铁锈,也可能是铜。他们认为红色沉淀可能是铜的理由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实验2:探究试管④中红色沉淀的物质组成。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出试管④中的铁钉,过滤剩余物,洗涤滤纸上的物质

固体为红色

将步骤Ⅰ所得红色固体加入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

红色固体大部分溶解,溶液变为黄色

将步骤Ⅱ所得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滤纸上的固体后,置于石棉网上充分加热

红色固体变黑

向试管中加入步骤Ⅲ所得黑色固体,再加入足量稀硫酸

黑色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3)步骤Ⅱ中所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

(4)步骤Ⅲ、Ⅳ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

(5)由实验2可得出结论:试管④中红色沉淀的物质组成是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6)结合实验1、2的结论,对于“氯化物对铁钉生锈速度的影响”,小组同学提出了进一步的假设:__

【题目】如图的加热袋常用于野外加热食物。加热袋中的固体粉末含镁粉、铁粉和氯化钠,使用时向其中加入水袋中的水,即可产生大量热。实验小组针对放热过程中的反应原理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

常温下镁粉能与水发生置换反应,且放热。

【进行实验】

同学们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模拟实验:分别取不同成分的固体粉末放入甲中,通过分液漏斗向其中均加入8 mL水,读取甲中所得固液混合物的最高温度,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验时的室温为22.8℃)

实验序号

A

B

C

D

E

F

固体成分

Mg

Fe

Mg+Fe

Mg+NaCl

Fe+NaCl

Mg+Fe+NaCl

乙中现象

少量肥皂泡,难以点燃

______

少量肥皂泡,难以点燃

较多肥皂泡,点燃有爆鸣声

无肥皂泡

大量肥皂泡,点燃有爆鸣声

混合物温度

23.1℃

22.8℃

23.1℃

24.2℃

22.8℃

27.2℃

【解释与结论】

(1)实验B,乙中现象为_______________

(2)实验A证明了镁粉与水能反应,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2H2O=____+H2

(3)使镁粉与水迅速反应并放热的最佳方法是向镁粉中加入_____________

【反思改进】

(4)同学们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升高的温度没有达到食品加热袋的效果,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同学们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猜测,实验F中的反应结束后,甲中剩余固体混合物中仍然含有铁粉,检验其铁粉存在的的验方案为:取少量固体混合物________

(6)从上述实验初步得出“NaCl溶于水没有热量的变化”的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填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

【题目】(1)某兴趣小组准备通过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来测定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装置如下:

①小明同学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你认为他应该选择的最简易的装置及其连接顺序是:A→______→ D。

②小明若用图2装置收集氢气,应选择集气装置____(填“A”或“B”),为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收集气体的时机是_________

a.导管口还没有气泡产生时

b.导管口连续均匀冒出气泡时

c.导管口冒出气泡很多时

③小张同学用如图3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

Ⅰ.下列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是_________

A.连接仪器后,向水准管中注水,直至左右两边管内形成稳定高度差。

B.向水准管内注水,连接好左侧装置,抬高水准管,左右两边液面始终相平。

Ⅱ.反应完毕后,每间隔1分钟读取气体体积、气体体积逐渐减小,直至体积不变。气体体积逐渐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排除仪器和实验操作的影响因素)。

Ⅲ.若实验中测得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下列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a.装置漏气 b.读取数据时水准管的水面高于量气管的水面

c.未待冷却就读取量气管读数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但小明在做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却出现了异常现象。

【进行实验】取一块绿豆大小的金属钠,放入盛有20毫升硫酸铜溶液的小烧杯中,发现金属钠浮在液面上不停打转,产生大量气体,烧杯发烫,溶液中出现了蓝色絮状沉淀,一会儿部分沉淀渐渐变黑,将反应后烧杯中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得滤渣和无色滤液。

【提出问题】①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②滤渣的成分是什么?

③无色滤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钠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同时放出气体。

②氢氧化铜受热至60~80℃变暗,温度再高分解为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化合价不变)和水。

【实验探究一】 探究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小明将上述实验药品放入锥形瓶中,立即塞上带导管的单孔塞,把气体通入肥皂水中,将燃着的木条靠近飘起的肥皂泡,有爆鸣声。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二】 探究滤渣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滤渣中含有Cu(OH)2_____________,还可能含有Cu。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滤渣,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____________________

滤渣中没有Cu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小明同学得出结论:钠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会先与水反应,生成物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请写出上述发生的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三】探究无色滤液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① Na2SO4 , 猜想②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无色滤液,向其中加入__________

无明显变化

猜想①成立

【反思交流】钠加入硫酸铜溶液中出现黑色物质的可能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