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同学要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请你协助该同学完成有关实验。
(1)在制取氧气之前我们应先检查装置的_____性。
(2)利用甲装置制氧气时试管中所放入的药品是_____,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_____;写出所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3)乙装置可用于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在锥形瓶中所放的固体药品是_____,其在该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用该方法制取氧气时,验证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
(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我们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木炭熄灭后我们可以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
(5)图B中的实验操作中出现的一处错误的是_____;改正错误后进行实验我们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写出所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答案】气密性; 高锰酸钾,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二氧化锰, 催化作用, 氧气具有助燃性,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发出热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集气瓶底部没有留一些水或细沙, 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解析】
(1)在制取氧气之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甲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条件是加热,试管口有一团棉花,所以试管中所放入的药品是高锰酸钾,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锥形瓶中放入二氧化锰,长颈漏斗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用该方法制取氧气时,验证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4)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发出热量,木炭熄灭后我们可以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可以看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受热不均会发生炸裂,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所以图B中的实验操作中出现的一处错误的是:集气瓶底部没有留一些水或细沙;改正错误后进行实验可以看到的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题目】以下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猜想与假设)猜想1:不相等;猜想2:相等.
(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甲组 | 乙组 | |
实验方案(反应后略) | ||
实验现象 | 有气泡产生 天平指针向右偏转 | 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天平指针没有偏转 |
结论 | 猜想1正确 | 猜想2正确 |
(反思评价)经过反复讨论最后得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都应在_____中进行.
(优化装置)同学们对甲组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种改进.经过反复交流,一致认为:A的改进会因_____从而产生误差;B的改进会因反应产生气体使瓶内压强太大,使塞子蹦出而产生危险;C的改进最为科学,那么C的锥形瓶中盛放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
(得出结论)利用C装置进行再次探究,均得出猜想2正确的结论.
进一步分析发现,反应体系中器材和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最终得出结论:_____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_____均不变,所以质量守恒.
(应用)某固体物质受热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则该固体物质一定由_____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