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实验室用如图装置进行碳酸钠的性质实验,烧杯A中是澄清石灰水并滴加了酚酞,C中是石灰乳.实验开始前,称取10.6g纯碱置于B中,关闭开关K1打开K2,并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
①烧杯C中并没有明显现象,为了证明B中的确产生了CO2,现将C中液体进行固液分离,该分离操作除烧杯外,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 (写名称).过滤后滤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则滤液中的主要溶质是_____,该现象_________ (填写“能”或“不能”)说明产生了CO2.
②上述过滤后的滤渣可能存在Ca(OH)2和CaCO3.某同学为证明该两种物质同时存在,在一支试管中取少量样品,经过两个步骤完成了检验.若所有检验实验均在该支试管中进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所用的试剂或检验方法 | 结 论 |
步骤一 | _________ | 证明______存在 |
步骤二 | _________ | 证明_______存在 |
③实验一段时间后,关闭开关K2打开K1,见到B中液体将会压入到烧杯A中,实验中可能见到不同的现象,请完成下表:
预测的反应现象 | B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 烧杯A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A中溶液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产生,红色不褪去. | 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A中溶液并没有大量的白色沉淀产生,红色褪去.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答案】漏斗、玻璃棒 Ca(OH)2 不能 取样加水溶解并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 Ca(OH)2 继续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 CaCO3 Na2CO3、Na2SO4 Na2CO3+Ca(OH)2= CaCO3↓+2NaOH H2SO4、 Na2SO4 H2SO4+Ca(OH)2= CaSO4+2H2O
【解析】
①通过过滤可将固体与液体分离,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过滤后滤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滤液显碱性,则滤液中的主要溶质是Ca(OH)2,该现象不能说明产生了CO2.
②步骤一:取样加适量的水溶解并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钙;步骤二:继续滴加足量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样品中含有碳酸钙。
③A中溶液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产生,红色不褪去,说明B中反应后的溶质中含有碳酸钠和硫酸钠,即硫酸和碳酸钠反应时碳酸钠过量,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烧杯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 CaCO3↓+2NaOH。A中溶液并没有大量的白色沉淀产生,红色褪去,说明B中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和硫酸钠,即硫酸和硫酸钠反应时硫酸过量,烧杯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Ca(OH)2= CaSO4+2H2O。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每100克巧克力中营养成分的含量如下表。
蛋白质/g | 脂肪/g | 糖类/g | 矿物质/mg | 维生素B/mg | 维生素C/mg | 总能量/千焦 | ||
5 | 32 | 51 | 钙 | 铁 | 磷 | 0.2 | _____ | 2142 |
50 | 4 | 120 |
①表中2142千焦能量全部来自糖类吗? (填“是”或“不是”)。葡萄糖(C2H12O6)完全烧焦后得到黑色物质,说明葡萄糖含 元素(填元素符号)。
②摄入 元素不足。会导致骨骼疏松,易得佝偻病。铁、磷元素中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是 。
③补充维生素C,选择 为宜。(填序号)
A.猪肉 B.青菜 C.纯净水
(2)2017年,扬州电缆助力我国货运飞船“天舟一号”顺利升空。
①电缆内一般是铜芯,外面包有聚乙烯绝缘层。铜属于 ,聚乙烯属于 。(填序号)
A.金属材料 B.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
②纯铜制作铜芯电缆,主要是因为 。(填序号)
A.密度大 B.色彩鲜艳 C.导电能力强
【题目】在学完氧气的性质后,某校课外小组同学对铁与氧气的反应进行了更深入地研究。
(1)实验1:在燃着的酒精上方抖落铁粉,观察到火星四射,如图所示。
①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铁粉却能在空气中燃烧,由此说明在某些工业生产中将原料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
②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能燃烧,其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2)实验2:用排水法收集等量的氧气作如下图所示实验,实验中所用的3根铁丝均从同1根长铁丝上截取,并且长度相同。
实验装置 | 实验现象 |
铁丝均燃烧,剧烈程度不同,Ⅱ最剧烈,其次是Ⅲ,较弱的是Ⅰ。 |
①若实验中集气瓶底部不预留少量水,则可能造成的结果是________。
②绕成螺旋状的铁丝比直铁丝燃烧剧烈的原因是________。
A. 绕成螺旋状的铁丝着火点降低
B. 绕成螺旋状的铁丝与O2接触面积大
C. 绕成螺旋状的铁丝能够更好地聚热,预热效果好
(3)实验3:用排水法收集等量的氧气,取不同型号的铁丝进行实验(铁丝的长度、绕成的螺旋圈数等相同)。
小资料:型号为304L、304、302铁丝,含碳量分别约为 0.03%、0.08%、0.15%。
铁丝种类 | 实验现象 |
304L | 轻微火星四射 |
304 | 明显的火星四射 |
302 | 剧烈的火星四射 |
由该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4)对于铁与氧气的反应,你还想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20 g石灰石样品,进行高温煅烧(样品除碳酸钙外,其余成分高温不分解。碳酸钙高温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测得石灰石煅烧过程中的不同时段剩余固体质量如下表所示:
(1)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g。
(2)求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
煅烧的时间(min)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2 | 17.8 |
4 | 13.4 |
6 | 12.3 |
8 | 12.3 |
【题目】为验证铜、铁、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甲同学与乙同学分别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案,都能达到实验目的。实验室可供选择的试剂有:锌片、铁片、铜片、硫酸锌溶液(无色)、硫酸亚铁溶液(浅绿色)、硫酸铜溶液(蓝色),实验方案如表:
实验方案 | 方案一 | 方案二 |
实验操作 | 一种金属放入两种溶液中 | 两种金属同时放入一种溶液中 |
(1)方案一选择的金属_____;
(2)方案二中,当金属足量时,最终烧杯中液体呈_____色;
(3)其他同学设计了以下不同实验方案,其中同样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有_____(填字母)
A.取一定量硫酸锌溶液,分别加入铁片与铜片
B.取一定量硫酸铜溶液,加入足量铁片充分反应后取出铁片,再加入锌片
C.取一定量硫酸亚铁溶液,加入锌片,一段时间后把锌片表面新得物质加入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