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大

B. t2时,ag甲溶于100g水形成甲的不饱和溶液

C. 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都是25%

D. 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仍然都是饱和溶液

【答案】B

【解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

B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g,所以ag甲溶于100g水形成甲的不饱和溶液,故B正确;

C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是25g,所以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都是×100%=20%,故C错误;

D、将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甲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变成不饱和溶液,乙物质的溶解度减小,仍然是饱和溶液,故D错误。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常用仪器的使用、常见气体的制取是初中化学实验的基础内容。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1中标号④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

2)若要组装一套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可选择的仪器组合为_________(填序号),该装置中还需要的种实验用品是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实验中有些错误操作可能会使试管炸裂,写出为避免试管炸裂的一个操作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药品是___________(填名称),一般不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_______。实验结束后,小静发现试管内仍有固体剩余,她处理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利用如图2装置进行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实验时,将制得的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但将变红的溶液加热时,溶液没有变紫色。于是小组同学对产生该现象的原因进行了下列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①:紫色石蕊溶液已变质;猜想②:二氧化碳中混有较多氯化氢。

同学们经过讨论后很快就排除了猜想①,其原因是_________

(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②正确。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_______

_______

5)实验室可以用草酸脱水的方法来制取氧化碳,反应原理如下:,为获得较纯净的一氧化碳,可采取___________方法净化。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