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1)甲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10.2g食盐时(1g以下用游码),称后发现砝码放在左盘,食盐放在了右盘,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是_______________ g
(2)乙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面对刻度,他先俯视读数为48mL,倾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4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是 ___________8mL (用“>” “<” “=” 填空)
(3)一个铝原子中共有40个粒子,其中14个粒子不带电,则铝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__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_。
(4)假设可作确定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原子的质量为b克,一个X原子的质量为m克,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
(5)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试管的容积为50mL,注射器的活塞实验前停在25mL处,试管内红磷足量。用酒精灯加热,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至室温,可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最终停留的刻度是接近______________mL。
【答案】9.8 < 13 27 12mb 10
【解析】
(1)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药品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食盐质量=10.0g-0.2g=9.8g;
(2)他先俯视读数为48mL,实际小于48ml,假设为47ml,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看到的读数偏小,但量取的实际液体偏大,由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40ml,实际比40ml大,假设为41ml,所以倾出液体的体积是47ml-41ml=6ml,小于8ml。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是<8mL;
(3)原子一般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其中中子不带电,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已知该元素的一个原子中40个粒子,其中14个粒子不带电,也就是存在14个中子,质子数和电子数共有40-14=26,又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故核电荷数为13;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其相对原子质量≈13+14=27;
(4)假设可作确定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原子的质量为b克,一个X原子的质量为m克,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5)由试管的容积为50mL,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5,可知空间中氧气约有10ml,红磷足量将空间中的氧气全部消耗,约消耗了,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最终停留的刻度是接近:25mL-15mL=10mL。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如果用二氧化锰和浓硫酸加热制备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
(3)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时,观察到______________,说明瓶中气体已充满。
(4)在A图中制取氧气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选择发生和收集氧气的装置(填装置序号),填写下表。
选用药品 | 文字表达式 | 反应类型 | 发生装置 | 收集装置 |
过氧化氯溶液、二氧化锰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 | ______ |
高锰酸钾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 | ___________ |
【题目】根据下图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 | B |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 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 (2)请选择一个收集装置___________。 |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 (2)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