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一些有关水的知识。请你回答:
(1) 河水中含有杂质,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 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常用________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 如图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试管2中的气体名称是___________,电解水实验说明了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答案】混合物 肥皂水 煮沸 2H2O2H2↑+O2↑ 氧气 氢元素和氧元素
【解析】
(1)河水中含有杂质,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2)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生活中通过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故填:肥皂水,煮沸。
(3)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试管2中的气体是电源的正极产生的气体较少名称是氧气,试管1、2中气体的体积比为2:1。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填:2H2O2H2↑+O2↑;氧气;氢元素和氧元素。
【题目】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对“寻找新的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的探究实验引起了兴趣。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Ⅰ.分别量取2mL5%过氧化氢溶液加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0.5g氧化铁粉末,并在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 | 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
Ⅱ.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实验,观察现象 | 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均复燃 |
Ⅲ.将实验Ⅱ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的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0.5g | _____ |
Ⅳ.向C试管中加入2mL5%过氧化氢溶液和0.5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XmLY%过氧化氢溶液和Zg二氧化锰粉末,对比观察现象。 | _____ |
(实验结论)
(1)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
(2)实验Ⅱ、Ⅲ证明:氧化铁的_____和_____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改变,再结合实验Ⅰ的结论,得出:氧化铁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写出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_____。
(实验评价)
(1)实验Ⅳ的目的是_____;其中X、Y、Z的数值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2)若实验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
(实验拓展)查阅资料得知,氧化铜、硫酸铜、猪肝、发芽的马铃薯等也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 二氧化锰只能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B 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C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D 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题目】小明通过实验发现氧化铜也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为比较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1)(定性探究)
如图甲,可通过观察________来定性比较两者的催化效果。
(2)写出过氧化氢在氧化铜的催化作用下发生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3)(定量探究)为了定量比较两者的催化效果,实验时小红用图乙所示装置做对照实验,以生成40mL气体为标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
实验序号 | 5%过氧化氢溶液 | 其他物质质量 | 待测数据 |
① | 20mL | ||
② | 20mL | 氧化铜0.5g | |
③ | 20mL | 二氧化锰0.5g |
实验前检查图乙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 。
(4)上述实验应测量的“待测数据”是指________。
(5)实验②比实验①的待测数据”更 ________(填“大”、“小”、“不确定”)。
(6)要比较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还可以测量________ 。
【题目】某同学根据日常经验推测,可燃物燃烧可能与氧气和温度有关,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① | 实验② | 实验③ | 实验④ |
白磷不燃烧 | 白磷不燃烧 | 白磷不燃烧 | 白磷燃烧 |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____和实验____证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要接触氧气。
(3)实验____和实验____证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要达到一定温度。
(4)瓦斯(主要成分为甲烷)爆炸是煤矿安全事故的一种。为了生产安全,要求井下通风状况良好,控制天然气浓度在1%以下;禁止携带烟草及点火工具下井,挖掘时防止和减少摩擦火花的产生。上述措施可以防爆是因为破坏了燃烧的某些条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