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为探究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化学性质,设计了如下实验:
(1)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开始时的操作顺序是_____。
a.点燃B处酒精灯加热
b.检验氢气的纯度
c.打开A处活塞
(2)B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C处现象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点燃D处尖嘴导管口的气体,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则D处的现象是_____。
(4)该实验中体现了氢气的化学性质是_____。
(5)若要计算生成铜的质量,需测定的数据是_____。
a.通入的氢气质量 b.反应前后B装置的质量
c.反应前后C装置的质量 d.反应前后D装置的质量
【答案】bca H2+CuOCu+H2O 白色固体变蓝色 CuSO4+5H2O=CuSO4
5H2O 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雾 还原性、可燃性 b
【解析】
(1)用氢气还原氧化铜要用到如下顺序操作内容:检验氢气的纯度;打开A处活塞;点燃B处酒精灯加热;停止加热;关上A处活塞;
(2)B处玻璃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CuO+H2Cu+H2O;无水硫酸铜吸水后变成蓝色硫酸铜晶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SO4+5H2O=CuSO4
5H2O;
(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点燃D处尖咀导管放出的气体,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由于燃烧放出热量会使烧杯温度升高、产生的水蒸气遇到冷而干燥的烧杯会使烧杯内壁凝结小水滴;
(4)该实验中体现了氢气具有还原性、可燃性;
(5)通入的氢气是过量的,不能作为反应数据,所以若要计算生成铜的质量,必须测定反应前后B装置的质量,再利用差量法求出生成铜的质量。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在化学课上,甲同学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附粘附着白色物质。
(提出问题)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是什么?
(进行猜想)甲认为黑色颗粒是_______,白色物质可能是Na2O或________;
乙同学还认为白色物质是氢氧化钠。
甲同学立刻认为乙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___。
(查阅资料)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钠均为白色固体,氧化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Na2O+H2O=2NaOH,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实验探究)甲同学对白色物质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 | 实验作 | 实验现象 | 结 论 |
方案1 | 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 溶液变成红色 | 白色物质为Na2O |
方案2 | ①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白色物质是_______。 |
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 无明显现象 |
(反思评价)丙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
(得出结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通过以上探究,你还能获得哪些结论,请写出一条_______。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鉴别木炭粉和铁粉 | 加稀盐酸,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
B |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气体的集气瓶中 |
C | 除去一氧化碳中的氧气 | 将气体缓慢通过灼热的铜网 |
D | 除去FeSO4溶液中少量的CuSO4 | 加入足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
A.AB.BC.CD.D
【题目】氢氧化钙久置会逐渐变质为碳酸钙。实验室有一瓶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钙样品,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16.2g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再将100g稀盐酸逐渐缓慢加入烧杯中并不断搅拌,获得相关数据如下表(提示:氢氧化钙先与盐酸反应时无气体产生),请回答问题并计算。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 20.0 | 40.0 | 60.0 | 80.0 | 100 |
生成CO2的质量/g | 0 | 2.2 | 4.4 | m | 5.5 |
(1)氢氧化钙变质是它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发生了反应。
(2)表中m的数值为_____________。
(3)试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请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请在坐标中画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CO2的质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图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