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图: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若选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通常是先将二氧化锰加入锥形瓶中, 然后通过长颈漏斗加入一定量的双氧水,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C装置来收集氧气,则检验氧气集满的方法是_____。
(3)B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常用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已知通常情况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特殊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解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则上述装置中,不能用于收集氨气的装置是_______,若用E装置收集氨气,气体应从____端(填a或b)进入。
(4)若将氨气溶于水制备氨水,不能将通氨气的导管直接插入盛水的烧杯中,应在导管的前沿倒接一个漏斗,如图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 防止倒吸 B 防止液体溢出
【答案】酒精灯 催化作用 2H2O22H2O+O2↑ 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C、F a A
【解析】
(1)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酒精灯。
(2)实验室若选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通常是先将二氧化锰加入锥形瓶中, 然后通过长颈漏斗加入一定量的双氧水,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催化作用,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若用C装置来收集氧气,则检验氧气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3)通常情况下氨气极易溶解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则上述装置中,不能用于收集氨气的装置是C、F;氨气密度比空气小,若用E装置收集氨气,气体应从a端进入。
(4)若将氨气溶于水制备氨水,不能将通氨气的导管直接插入盛水的烧杯中,应在导管的前沿倒接一个漏斗,如图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倒吸。故选A。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同学们探究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否发生化学反应。
[探究活动1]同学进行了如图实验:
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后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上述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加以改正_______________。要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除了上述方法之外,还可以按照下表实验获得结论。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后,再加入少量氧化铜 | ________________ | 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加入氧化铜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
[探究活动2]如果在[探究活动1 ]中直接倾倒稀盐酸至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最终烧杯内的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 指示剂除外)
[猜想与假设]甲猜想:氯化钠
乙猜想:_______________
甲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反应后的溶液于烧杯中,加入铁粉 | _____________ | 猜想错误 |
[探究活动3 ]中和反应能否通过判断有水生成来证明其反应发生?
[设计实验]乙取变色硅胶、无水醋酸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如图2的三个对比实验。
[查阅资料] a.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为红色;
b.无水醋酸是一种酸,常温下为无色液体;
(1)加入试剂后.要迅速塞紧橡胶塞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_。
【题目】将 25.6 gNaCl 和 MgCl2 固体混合物完 全溶于水中配成溶液,再将 200 g 一定溶质质量 分数的 NaOH 溶液不断分次加入到该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求: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加入NaOH 溶液质量/ g | 40 | 80 | 120 | 160 | 200 |
共生成沉淀的质量/ g | 2.9 | m | 8.7 | 11.6 | 11.6 |
(1) m=_______。
(2) 实验 __________(填实验编号)中氯化镁完全反应。
(3) 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 0.1%)
(4) 请在图中画出溶液中 NaCl 质量的变化曲线。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