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气体的制取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I 仪器 m 的名称是_____。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的试剂名称是_____。
II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到石蕊变_____色。
III 用_____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证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
②实验室制取氧气。
I 取用二氧化锰操作正确的是_____(选填编号)。
II 用 3%左右的双氧水可平稳地制取氧气。现有 100g 15%的双氧水,为稀释成 3%的双氧水,需加入_____g水。
III 如需制取 0.1 摩尔的氧气,所需过氧化氢的质量至少为多少克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答案】锥形瓶 稀盐酸 红 向上排空气法 将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已集满 A 400 6.8g
【解析】
①I由图示可知,仪器m的名称是锥形瓶;制取二氧化碳用的药品是大理石和稀盐酸,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的试剂是液体试剂,名称是稀盐酸。
Ⅱ、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所以观察到石蕊变红色。
Ⅲ、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证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已收集满。
②I、由于二氧化锰是粉末状的药品,操作正确的是A;
Ⅱ、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
100g×15%=(100g+x)×3% 解得:x=400g
Ⅲ设需要过氧化氢物质的量为y
2 1
y 0.1mol
解得:y=0.2mol
过氧化氢的质量是0.2mol×34g/mol=6.8g
【题目】同学们发现有一种“氮气灭火装置”能利用液氮(沸点为-196℃)产生的大量氮气来灭火。他们用氮气进行如右图所示实验,却发现蜡烛未熄灭。
(查阅资料)氮气密度略小于空气;压强不变时,气体温度越低,密度越大。
(1)结合氮气性质分析,右图蜡烛未熄灭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实验1:探究氮气能否用来灭火(所用容器均为隔热材料,下同)
实验编号 | 1-1 | 1-2 | 1-3 |
实验内容 | |||
实验现象 | 蜡烛持续燃烧 | 蜡烛缓慢熄灭 | 蜡烛熄灭 |
(2)实验前有同学提出,由液氮汽化产生的氮气温度低,密度足够大,会向下流动隔 绝可燃物周围的氧气。依据实验1判断,这种假设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3)有同学根据实验1提出新假设,氮气灭火可能与可燃物周围氮气的含量有关。可 能支持这一假设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填实验1中的实验编号)。
实验2:探究灭火与氮气含量是否有关
实验编号 | 2-1 | 2-2 | 2-3 |
实验内容 | |||
实验现象 | 蜡烛没有熄灭 | 蜡烛缓慢熄灭 |
(4)实验2中,蜡烛所在位置氮气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_(填实验编号)。
(5)推测实验2-3的现象是________。
(6)反思实验2,除氮气含量外,影响蜡烛燃烧的其它可能因素是________。
(7)结合上述实验,下列关于 “氮气灭火装置”使用的说法中,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从高处向低处喷洒使用
B. 可燃物火焰熄灭后,还需持续通气一段时间
C. 在有少量排气口的封闭空间中使用时,效果好于开放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