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对物质的性质进行比较归纳,有利于更好的学习化学。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度g

氢氧化钠

51

109

119

129

145

174

299

314

329

氢氧化钙

0.17

0.16

0.15

0.14

0.13

0.12

0.105

0.095

0.08

分析数据:相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氢氧化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选填“>”、“<”、“=”)。

实验探究:向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分别倒入等量的水、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饱和溶液

1)瓶1变瘪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化学反应,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只有瓶2中液体变浑浊,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_______。瓶2和瓶3塑料瓶均变瘪,但瓶3变形更为明显,原因是_________

(3)取塑料瓶3中反应后的溶液,甲同学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如果有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有新物质产生,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乙同学选择了一种盐溶液,丙同学也选择了一种溶液,该溶液中溶质与甲、乙同学所用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类别不同,他们都能达到检验目的。你认为丙同学所选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________(填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4)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塑料瓶3反应后的液体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溶液中含有哪些溶质?

【作出猜想】猜想Ⅰ溶质为NaOH

猜想Ⅱ:溶质为Na2CO3

猜想Ⅲ:溶质为NaOH和Na2CO3

【实验探究】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设计实验,对猜想进行验证。

方案1: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pH大于7,有同学认为溶液中一定含有NaOH。

方案2:先向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溶液,看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向上层清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溶液,看到溶液呈红色,验证了猜想Ⅲ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由方案2的结果可知,方案1的结论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能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使瓶内压强减小 CO2+Ca(OH)2=CaCO3↓ +H2O NaOH饱和溶液的浓度大吸收的CO2气体更多 气泡产生 Ca(OH)2或 Ba(OH)2 足量的BaCl2(答案合理也给分) Na2CO3+BaCl2=BaCO3↓+2NaCl 无色酚酞 Na2CO3溶液也显碱性

【解析】分析数据:根据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进行分析;

实验探究:(1)根据物质的溶解性进行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及溶液的浓度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是否变质分析;

【实验探究】【实验反思】根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情况分析;

解:分析数据:相同温度下氢氧化钠的溶解度大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据饱和时质量分数的计算式×100%,可知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故填:>;

实验探究:(1)瓶1变瘪是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造成的,故填:不能;理由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使瓶内压强减小;

(2)实验中,观察到只有瓶2中液体变浑浊,是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CO2+Ca(OH)2=CaCO3↓ +H2O,瓶2和瓶3塑料瓶均变瘪,但瓶3变形更为明显,原因是:NaOH饱和溶液的浓度大吸收的CO2气体更多;

(3)取塑料瓶3中反应后的溶液,甲同学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NaOH与空气中的CO2反应变质,生成Na2CO3;由于甲同学选用稀盐酸,乙同学选用一种盐溶液,所以丙同学可以选用碱溶液,由于要检验是否有生成,故所选碱溶液中应含有 ,因此所选溶液为:Ca(OH)2或 Ba(OH)2

【实验探究】由于验证了猜想Ⅲ是正确的,要检验溶液中是否有生成且不能改变溶液的酸碱性,故加入足量的BaCl2(其合理也可),生成BaCO3的白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BaCl2=BaCO3↓+2NaCl,再检验上层清液呈碱性,故向上层清液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反思】 由方案2的结果可知,方案1的结论错误,理由是:Na2CO3溶液也显碱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