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密闭容器中,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密闭容器中的气态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
A.分子数比为1:1的和
B.物质的量比为4:3的
和
C.质量比为1:5的和
D.质量比为3:8的
和
【答案】D
【解析】
A、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CO+O22CO2,反应后氧气过量,密闭容器中的气态物质是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混合物;
B、碳完全燃烧、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O2CO2,2C+O2
2CO,碳完全燃烧、不完全燃烧时的物质的量比为1:1、2:1,密闭容器中的气态物质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混合物;
C、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反应后氧气过量,密闭容器中的气态物质是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混合物;
D、碳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12:32=3:8,即质量比为3:8的C和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密闭容器中的气态物质是纯净物。
故选:D。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实验室中分别用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氯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请你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1)结合图1所提供装置完成下列表格。
反应物填写内容 |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气体制取装置组合(填序号) |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 例:过氧化氢 | ____ |
高锰酸钾 |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 |
氯酸钾(二氧化锰)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请结合图1回答问题:
①写出甲、乙所指仪器名称:甲_____;乙_______;
②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装置与其他两种方法的装置相比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写出两条);
③若用图2装置收集一瓶氧气,气体应从______ (填“a”或“b”)端进入集气瓶。
(3)小柯为了研究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是否有差异,做了如下实验: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分别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并使用传感器测定收集到的氧气浓度,数据见表。
①小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以能使放置在集气瓶瓶口的带火星木条复燃为氧气集满的标准;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______为氧气集满的标准。
②以上两种方法中,______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
③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的原因有(_____)
A.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80%左右
C.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
D.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
【题目】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常温下,分别进行研究燃烧条件和研究氧气性质的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内容 步骤 | (实验1)研究燃烧条件 | (实验2)研究氧气性质 |
Ⅰ | 烧杯中盛有80℃的热水,分别在燃烧匙和烧杯中导 管口放置一小块白磷,塞 紧瓶塞 | 烧杯中盛有NaOH溶液,燃烧匙中放入木炭 点燃木炭后,迅速将燃烧 匙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
Ⅱ | 推入适量H2O2 溶液 | 推入适量H2O2 溶液 |
(1)H2O2稀溶液与MnO2接触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1中,推入H2O2溶液前,燃烧匙和水中的白磷均不燃烧,原因分别是_____; 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
(3)实验2中,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木炭燃烧得更剧烈,由此得出氧气的性质是_____;木炭熄灭后冷却一段时间,烧杯中的部分溶液流入集气瓶.该实验中,集气瓶内压强的变化过程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