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图为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设计的制备氧气及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装备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锥形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收集氧气可采取的方法是 _____(写一种即可)。
(2)实验时,可观察到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红磷未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满足的一个条件是 。将锥形瓶中生成的氧气通入烧杯并与杯底白磷接触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1)2H2O2 2H2O+O2↑ 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2)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白磷燃烧
解析
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质是中学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低碳生活”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主要是为了减少 (填化学式)的排放量。
(2)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标号)。
A.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
B.碳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 |
C.碳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D.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 |
①该方案中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
I.纸花变红Ⅱ.纸花不变红Ⅲ. Ⅳ. .
②步骤I、Ⅱ两项说明了什么? 。
③该同学设计以上四组实验是为了探究什么问题?
④写出该实验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计算要使80g氧化铜完全还原,需要碳的质量至少是多少?
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①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双氧水分解速度的影响,甲设计以下对比实验:
Ⅰ.将3.0g 10%H2O2溶液与1.0g MnO2均匀混合
Ⅱ.将x g10% H2O2溶液与1.0g CuO均匀混合
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O2的快慢。
Ⅰ中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Ⅱ中x的值应为________。
②乙探究了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 双氧水的质量 | 双氧水的浓度 | MnO2的质量 | 相同时间内产生O2体积 |
Ⅰ | 50.0g | 1% | 0.1g | 9 mL |
Ⅱ | 50. 0g | 2% | 0.1g | 16 mL |
Ⅲ | 50.0g | 4% | 0.1g | 31 mL |
本实验中,测量O2体积的装置是________(填编号)。
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_______________,双氧水分解得越快。丙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比较___________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某兴趣小组同学电池中物质的成分,将电池剥开时闻到异味且发现有黑色物质。
【提出问题】为什么有异味?黑色物质的成分是什么?
【网络搜索】干电池成分有二氧化锰、铁粉及铵盐等物质;
【实验探究】同学们分别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Ⅰ.小婧取适量黑色物质与 混合置于研钵内研磨,听嗅到氨味,再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测,试纸变蓝,证明黑色物质中含有铵盐。
实验Ⅱ.小清用一种物理方法发现黑色物质中不含铁粉,他采用的方法是 ;
实验Ⅲ.小明将黑色物质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静置后过滤,取滤渣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将适量黑色滤渣装入试管中,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 | 有气体生成 |
②立即向上述试管中 | 木条复燃 | 该气体是氧气 |
【交流讨论】大家对小明的结论提出了质疑。
(1)小莹认为若要证明黑色物质中一定含有二氧化锰,必须验证二氧化锰的质量和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
(2)小仪认为除了小莹考虑的因素外,另一个原因是氧化铜等黑色物质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
【结论与反思】(1)干电池中一定含有铵盐,可能含有二氧化锰,一定不含有铁粉。
(2)面对网络信息,我们要去伪存真,不应盲从。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进行的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从空气中获取纯净的氮气 | 用硫燃烧除去空气中的氧气 |
B | 鉴别硬水和软水 | 观察颜色或闻气味 |
C | 除去混在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 | 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
D | 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固体 | 加适量的水溶解,测量前后温度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