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图示中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物质F的化学式____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4)E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请写出其的一种用途_______。
【答案】 CaCO3 Ca(OH)2+Na2CO3=CaCO3↓+2NaOH 分解反应 金属表面除锈(或制备氢气或胃液中的盐酸帮助消化等
【解析】本题是框图型推断题。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因此F是碳酸钙;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生成水,因此A可能是水,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因此B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因此C可能是碳酸钠,稀盐酸能和碳酸钠、碳酸钙反应,因此E可以是稀盐酸,稀盐酸能和比较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因此D是氢气;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1)物质F是碳酸钙,碳酸钙的化学式是CaCO3;
(2)反应②中,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3)反应①中,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
(4)E是盐酸,能用于金属表面除锈(或制备氢气或胃液中的盐酸帮助消化等。
【题目】“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智慧小组同学利用该工具进行探究学习。
探究活动一:认识工具
如下图,表中标注了甲、乙、丙、丁和戊五种物质,物质的溶解性均未标明。
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
阴离子 阳离子 | OH- | NO3- | Cl- | SO42- | CO32- |
K+ | 甲 | 乙 | 丙 | ||
Ba2+ | 丁 | 戊 |
(1)认识符号:NO3-名称是___________;
(2)写化学式:丙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
(3)物质分类:五种物质中,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溶解能力:五种物质中,只有一种不溶于水,它是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探究活动二:运用工具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氯化钡、碳酸钡、碳酸钠、氢氧化钠和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取一定量该粉末样品加入到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搅拌,静置,观察到烧杯中有白色不溶物,小郑同学将烧杯中的物质过滤,得滤渣A和滤液B,取滤渣A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硝酸,观察到滤渣全部溶解,有气泡产生。
小杨同学进一步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确定白色粉末的组成:
针对上述实验方案中各步骤的现象,小杨同学提出下列三种不同的假设,依据每种假设中各步骤不同的实验现象,可得出不同的实验结论。
步骤一 | 步骤二 | 步骤三 | |
假设一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
假设二 | 无白色沉淀生成 | 溶液变红 | 溶变为无色 |
假设三 | 无白色沉淀生成 | 无明显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1)依据假设一的现象,可确定原白色粉末中只含有碳酸钡、碳酸钠、氢氧化钠和硫酸钠四种物质。则步骤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步骤三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步骤三中发生的任意一个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假设二的现象,原白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是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可能的组成,用化学式表示)
(3)依据假设三的现象,原白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___________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