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节能减排中“减排”的重要手段是合理利用二氧化碳。科学家正致力于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
B.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三种
C.参加反应的甲分子与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比为1:1
D.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和乙物质的质量比为2:11
【答案】D
【解析】
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其化学方程式为。
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分子的总数发生改变,故A错误;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则乙、丙属于氧化物,故B错误;
C、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其化学方程式为,则参加反应的甲分子与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比为2:1,故C错误;
D、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和乙物质的质量比为,故D正确。
故选D。
【题目】根据所学的酸、碱、盐知识回答问题:(可参考提供的溶解性表)
部分碱、酸、盐的溶解性表(20℃)
阴离子 阳离子 | OH- | NO3- | C1- | SO42- | CO32- |
H+ | 溶、挥 | 溶、挥 | 溶 | 溶、挥 | |
K+ | 溶 | 溶 | 溶 | 溶 | 溶 |
Na+ | 溶 | 溶 | 溶 | 溶 | 溶 |
Ba2+ | 溶 | 溶 | 溶 | 不 | 不 |
Ca2+ | 微 | 溶 | 溶 | 微 | 不 |
Cu2+ | 不 | 溶 | 溶 | 溶 | 一 |
说明:“溶”表示那种物质可溶于水,“不”表示不溶于水,“微”表示微溶于水,“挥”表示挥发性,“一”表示那种物质不存在或遇到水就分解了。
(1)已知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溶液的pH越小。有一同学在实验室中是这样测某溶液pH的:他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然后用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蘸取试样进行检测,该同学测得的pH是否一定会有误差?__________________
(2)盐中含有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组成相似的盐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①硫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溶液均显_____________色,因为它们都具有相同的阳离子;向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有相同的实验现象发生,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② 向硫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BaCl2溶液,能发生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另外一种物质不反应。
③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某纯净物的溶液,能同时将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转变成沉淀,该纯净物的化学为______________。
(3)某实验小组将制作皮蛋的原料生石灰、纯碱和食盐放入水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澄清溶液。对该溶液的组成,甲、乙同学分别做出以下推测:
①我认为上述两位同学的推测都有不足,理由是甲:_____;乙:____。
②我的推测是: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为进一步确定该溶液可能的组成,还需设计实验并填写下表:(将答案按a-f的顺序填在答题卡上)
实验操作 (填所加试剂的化学式) | 实验现象 | 结论 |
_____ | b__________ | 除了②推测的一定存在的溶质 外,该溶液中还含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 | e__________ | 除了②推测的一定存在的溶质 外,该溶液中还含有: ____________________ |
上述两实验均无明显现象 | 只含有②推测的一定存在的溶质 |
【题目】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示意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向一定量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 在某一密闭装置内 点燃红磷 |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 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 |
A. A B. B C. C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