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文献资料表明,某些金属与酸反应存在氯离子效应,即氯离子的存在能加快其反应速率。

1)某化学小组为了探究氯离子效应,在室温下,进行了如下实验。

记录现象:实验II比实验I产生气泡快。

①实验I主要目的是_____,写出实验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为了说明实验II中反应速率加快是氯离子效应,实验IIIX_____(填标号)。

aNa2SO4溶液 bNa2CO3溶液 cNaOH溶液 dH2O

③上述三个实验还应控制相同的条件是:_____(写两点)。

2)为了进一步探究温度和氯离子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化学小组又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了两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表中所用时间是指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15mL氢气所用的时间)。

序号

温度环境(℃)

未加入氯化钠所用时间(s

加入氯化钠所用时间(s

1

27

63

32

2

37

59

21

3

47

36

18

4

57

22

11

5

67

15

10

6

77

t

8

④表中数据可得出:温度升高,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_____(填变大变小)。

⑤表中t的数值范围是_____

⑥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升高,锌与稀硫酸反应的氯离子效应减弱,可能的原因是:_____

【答案】对照实验 A 稀硫酸的浓度、锌片的大小、锌片形状 变大 t15s 温度升高,氢离子运动速率加快

【解析】

1)①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氯离子效应,实验Ⅰ中未加入氯化钠,实验Ⅱ中加入氯化钠,通过实验ⅠⅡ的对比来验证氯离子是否能加快反应速率,故实验Ⅰ的主要目的是:对照实验;

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实验Ⅱ中加入的是氯化钠,无法确定是钠离子加快反应速率还是氯离子加快反应速率,故实验Ⅲ中加入的试剂应含有钠离子,验证不是钠离子加快反应速率,同时加入的试剂又不能与硫酸反应。

故选A

③由控制变量法可知,该实验探究氯离子效应,故变量应为是否加入了氯离子,但是稀硫酸的浓度、锌片的大小、形状应相同,故填:稀硫酸的浓度、锌片的大小、锌片形状;

2)④由图中数据可知,温度越高,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15mL氢气所用的时间越短,说明温度越高,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变大;

⑤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变大,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15mL氢气所用的时间变短,故t15s

⑥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越高,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15mL氢气所用的时间越短,说明温度越高,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越快,但是温度升高,锌与稀硫酸反应的氯离子效应减弱,可能是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更大,温度升高,氢离子的运动速率加快,反应速率加快,氯离子效应从而减弱,故可能的原因是:温度升高,氢离子运动速率加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