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小刚利用如图为反应容器,研究“化学变化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①锥形瓶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②要完成这个研究,还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
③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______。
a原子种类 b原子数目 c分子种类 d分子数目 e元素种类 f物质种类
【答案】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电子天平 abe
【解析】
(1)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蓝色絮状沉淀,故填写: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2)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化学变化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质量需要称量,可以选用电子天平,故填写:电子天平;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元素种类、元素质量、物质总质量,故abe符合题意,填写:abe。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在研究金属化学性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证明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 将铜和银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
B | 研究金属是否都能与盐酸反应 | 将镁、锌、铜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
C | 证明铜的活动性比银强 | 将铜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
D | 比较锌和铜的金属活动性 | 将锌和铜分别放入稀硫酸中 |
A. AB. BC. CD. D
【题目】小君和小英同学发现:带火星的竹签在空气中不会复燃,若用装有60%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收集氧气,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竹签复燃。为了找到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设计实验)小君设计了如图的装置,该装置的圆底烧瓶中放入25毫升水的目的是_____。
(实验研究)第一组实验:取3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分别装入15%、30%和45%的水,盖上盖玻片倒置在水槽中。当气泡_____放出后,导管口伸入集气瓶把其中的水全部排出,将相同的3支带火星竹签分别插入①~③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获得第一组实验现象后,小君又做了第二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两组实验数据和现象见下表
实验分组 | 第一组 | 第二组 | ||||
实验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集气瓶装水的体积分数/% | 15 | 30 | 45 | 34 | 38 | 42 |
带火星木条状况 | 亮 | 很亮 | 复燃 | 很亮 | 复燃 | 复燃 |
得出上述两组实验现象后,小英认为还不能确定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需继续进行第三组实验,则第三组实验序号⑦⑧⑨的集气瓶装水的体积分数从小到大依次分别应该是_____%。
(实验结论)再经过数次重复实验后得到⑧序号实验恰好能使火星竹签复燃,请你计算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为_____。(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