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在“宏观一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学科必备的思维方式。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中甲、乙、丙、丁都属于化合物

B. 反应生成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

C. 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15:56

D.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答案】C

【解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C2H6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2H6+7O26H2O+4CO2

A、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甲、丙、丁都属于化合物,乙属于单质,故错误;

B、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丙、丁分子个数比为6:4=3:2,故错误;

C、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2×(12×2+1×6)]:[7×(16×2)]=60:224=15:56,故正确;

D、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蚊虫叮咬时,会分泌蚁酸.化学小组同学对蚁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I.蚁酸的化学名称叫甲酸,化学式为HCOOH

II.蚁酸隔绝空气并加热时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_____色,说明蚁酸显酸性.

(2)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_____元素,推测出蚁酸在隔绝空气并加热分解时生成水.

(3)对它分解生成的另一种氧化物,小敏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Ⅰ是CO2

猜想Ⅱ是_____

他们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先向装置中通入一会N2,再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其中.

①先通N2的目的是__________

②若实验过程中看到__________现象,则猜想Ⅰ不成立;

③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④装置C中的现象为________

[结论]甲酸受热能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讨论交流]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存在的明显缺陷是_________

[拓展延伸]小组同学利用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测定10g氧化铜样品(杂质不参与反应)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在不同时刻测定C中固体的质量(如表):

反应时间/min

2

4

6

8

10

固体质量/g

9.3

8.8

8.5

8.4

8.4

分析表中数据计算: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