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A、B、C中含有相同元素且A为单质,B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E是人体中胃酸的主要成分。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1)物质D可以是_____(填化学式);它的一种用途是_____。
(2)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E_____。
【答案】Ca(OH)2(或NaOH) 改良酸性土壤(或炉具清洁剂中成分) Na2CO3+2HCl=2NaCl+H2O+CO2↑
【解析】
B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B是二氧化碳;A、B、C中含有相同元素且A为单质,A能转化为B,A是碳或氧气;E是人体中胃酸的主要成分,E是盐酸;D能和二氧化碳、盐酸反应,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或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或氯化钠)和水,D是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钠);C能和盐酸反应又生成二氧化碳,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C可能是碳酸钠。将猜想代入框图进行验证,猜想成立。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1)物质D的化学式是Ca(OH)2(或NaOH);它的一种用途是改良酸性土壤(或炉具清洁剂中成分);
(2)C+E的反应可能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当Na2CO3+2HCl=2NaCl+H2O+CO2↑。
【题目】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分别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
B.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C.t2℃时将40g甲溶于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 |
D.将M点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常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目】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变质程度如何?
(做出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溶液未变质
猜想二: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变质
猜想三:_____。
(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充分反应。 | _____ | 猜想二成立 |
②将步骤①试管中的物质过滤,向滤液中加入___。 | 无明显现象 |
(反思拓展)(1)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钠溶液应______保存。
(2)分别取两份完全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一份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另一份加入氢氧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然后将两支试管中所有物质一起倒入废液缸中,得到无色澄清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一定有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