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实验对应的两种方案设计均不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一 | 实验方案二 | ||||||||||||
A | 鉴别碳酸氢钠和碳酸钠两种无色溶液 | 分别取少量溶液分别滴加少量稀硫酸,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 | 分别取少量溶液,分别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 ||||||||||||
B | 一定条件下转化 |
|
| ||||||||||||
C | 区分硬水和软水 | 分别向等量水样中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振荡,观察泡沫的多少 | 分别取等量水样分别滴在玻璃片上,蒸发完毕后,水垢多的为硬水,反之为软水 | ||||||||||||
D | 除去氧气中混有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 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 依次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 |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A. 实验方案一:碳酸氢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能与稀硫酸反应,有气泡产生,不能用稀硫酸鉴别两种物质;实验方案二:碳酸氢钠和碳酸钠两种无色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用酚酞试液不能鉴别两种物质。此选项符合题意;
B. 实验方案一: ,,,,此方案正确;实验方案二:,,,此方案正确。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实验方案一:分别向等量水样中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振荡,出现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此方案正确;实验方案二:分别取等量水样分别滴在玻璃片上,蒸发完毕后,用肉眼不能直观的观察出水垢的多少,此方案错误。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实验方案一:因为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吸收水分,可除去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氢氧化钠固体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且氢氧化钠不与氧气反应,此方案正确;实验方案二: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可除去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且浓硫酸不与氧气反应,此方案正确。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题目】实验室有一瓶在空气中露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样品的成分及含量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1)该样品中含有哪些物质?
(提出猜想)通过分析,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Ⅰ:该样品中只含Na2CO3;
猜想Ⅱ:该样品中含有NaOH和Na2CO3;
猜想Ⅲ:__________________。
则NaOH变质原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
①碱性的Na2CO3溶液可以与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②CO2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几乎不溶解。
(实验探究1)
为确定该样品的成分,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加入足量 CaCl2溶液 | ______________ | 证明猜想Ⅲ不成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
(2)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取滤液加入____________; | 溶液变红 | 证明猜想Ⅱ成立 |
(实验反思)
要除去NaOH中的Na2CO3应选择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2)如何测量该部分变质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探究2)
小红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铁架台略去),实验在27℃,101kPa 下进行,步骤如下:
①按图连接好装置;
②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该样品2g,放入A中试管内,向B中集气瓶中倒入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至瓶颈处;
③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硫酸,打开活塞,让稀硫酸滴入试管中至过量,关闭活塞。反应结束后,量筒中收集到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244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步骤①和②之间,还缺少一实验步骤,该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___;
(2)B中集气瓶盛装的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不能用水代替,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3)试管中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是否有明显影响?___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
(4)变质氢氧化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在27℃,101kPa时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8g/L)(计算结果精确至1%)
【题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之一。下表是部分酸、碱、盐在水中的溶解性(20。C),请回答下列问题。
阴离子 阳离子 | OH- | NO3- | CO32- | Cl- |
K+ | 溶 | 溶 | 溶 | 溶 |
Ba2+ | 溶 | 溶 | 不 | 溶 |
Cu2+ | 不 | 溶 | 不 | 溶 |
(1)上述阴、阳离子形成不溶性碱的化学式为________, 形成复合肥料的化学式为_____ 。
(2)KOH溶液和Ba(NO3)2溶液_______(填“能“或“不能“)反应,理由是_______。
(3)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_______________ 。
A. OH-H+Ba2+NOB. OH-Ba2+K+Cl-
C. COK+Ba2+Cl-D. COCu2+N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