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关于水的一些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水在4℃时的密度为1g /cm3 B.在降低温度的情况下,水能结成冰
C.水在101K Pa时的沸点为100℃ D.水在通电条件下能分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在性质的描述中有“能”或“可以”或“易”“会”“难于”等词语,故选D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组的同学们为了测定某氢氧化钙样品中Ca(OH)2的含量(含杂质CaCO3),共做了3次实验,使一定质量的该样品分别与同一种盐酸反应,所得相关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请回答以下问题: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
所取样品的质量/g | 17.4 | 17.4 | 17.4 |
所取稀盐酸的质量/g | 80 | 100 | 120 |
生成CO2的质量/g | 2.64 | 4.4 | 4.4 |
(1)在第_____次实验中,反应容器内有白色固体剩余。该实验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求原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题目】糕点疏松剂的主要成分中含有碳酸氢钠,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探究实验一】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用玻璃棒蘸取碳酸氢钠溶液滴在pH试纸上并与__________对比,读出其pH值约为10,由此得出结论是: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
【探究实验二】碳酸氢钠能否与酸反应: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现象为__________,结论: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
【探究实验三】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取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放在铜片上加热,如图所示。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
(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
(3)通过进一步实验来确定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的成分,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盐酸、氯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酚酞溶液、蒸馏水、试管、胶头滴管。
序号 |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 | 结论 |
① | 取少量加热后的固体产物放入试管A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振荡溶解,滴加足量氯化钙溶液,振荡,静置 | 产生白色沉淀 | 产物含__________ |
② | 取操作①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B中,滴加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产物不含NaOH |
请分析上述操作①中不能用澄清石灰水替代氯化钙溶液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结论,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为分析某由氧化铜和铜组成的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现取3份该混合物各20 g,分别缓慢加入到50 g、100 g、150 g某稀硫酸中,测得三组实验数据如表:
组别 | 第Ⅰ组 | 第Ⅱ组 | 第Ⅲ组 |
稀硫酸的质量/g | 50 | 100 | 150 |
溶解固体的质量/g | 10.0 | 16.0 | 16.0 |
根据实验及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
(1)第Ⅰ组实验中反应物______________(填“氧化铜”“稀硫酸”或“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完。
(2)20 g样品中含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__g。
(3)根据第Ⅰ组数据计算所用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4)将第Ⅱ组混合物过滤,在滤液中滴加10%的NaOH溶液,画出在该混合溶液中加入10% NaOH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变化关系的曲线图。
【题目】仓库中有一包氮肥的包装标签模糊不清,有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
(1)操作③用玻棒搅拌的目的是 .
(2)请完成下表(已知AgCl和BaSO4是难溶于水和酸的白色固体):
假设和现象 | 判断和化学方程式 | |
a | 若现象I为无氨味. | 则样品中不含 (填名称). |
b | 由操作②现象判断. | 该样品一定含有 离子. |
c | 若现象Ⅲ为白色沉淀,现象Ⅳ为无沉淀. | 则样品中含有 (写名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d | 若现象Ⅲ为“无沉淀”,现象Ⅳ为白色沉淀. | 则样品中含有 (写化学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若现象Ⅲ、Ⅳ都无现象,则该氮肥可能是 (写化学式);若操作②现象为无气味、现象Ⅲ、Ⅳ无现象,则该氮肥可能是 (只写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