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Ⅰ.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水的质量的变化如图1所示;

Ⅱ.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

Ⅲ.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BC段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从CD液体的pH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2)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

3D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

4)为进一步探究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该组同学取少量D点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观察有无的现象,则可证明白色固体的成分。

【答案】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冒出 减小 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 氢氧化钠 硝酸钠、硝酸钡、稀硝酸 硝酸银

【解析】

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钡、氢氧化钠都是可溶于水的物质,由图1可知,加入水,有不溶物,说明了上述物质间发生反应生成了沉淀,由于碳酸钠、硫酸钠都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沉淀,由此可知,一定存在硝酸钡;由图2可知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沉淀应为碳酸钡和硫酸钡的混合物,说明了原混合物中一定有碳酸钠和硫酸钠。由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说明了不含有氢氧化钠。

1)由分析可知,沉淀为碳酸钡和硫酸钡的混合物,BC段时碳酸钡沉淀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钡不和稀硝酸反应,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冒出;随着稀硝酸的加入,从CD液体的pH减小;

2)根据分析可知,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说明一定没有氢氧化钠;

3D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硝酸钡、硝酸钠、过量的稀硝酸;

4)因为目前不能确定白色固体中是否含有氯化钾,为进一步探究该白色固体的成分,可通过取少量D点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白色固体产生的现象,则可证明白色固体的成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向无水乙醇中放入一小块金属钠,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小组同学对这一现象产生了兴趣,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无水乙醇和金属钠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1)无水乙醇(CH3CH2OH)和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醇钠(CH3CH2ONa)和一种初中阶段常见的可燃性气体;

(2)浓硫酸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3)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固体遇水后会变成蓝色。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O 猜想二:CH4 猜想三:H2

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上述猜想的理论依据是______

(设计并实验)兴趣小组同学分成甲乙两组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甲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反应产生的气体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冷烧杯

烧杯内壁有小液滴生成

猜想三成立

乙组同学认为只完成上述实验,猜想二也可能成立。理由是______。并设计了如下实验进步验证:将反应产生的气体点燃,燃烧产物依次通入A、B装置(如图),测得两装置实验前后的质量变化如下表。

A装置

B装置

实验前

257.6g

144.2g

实验后

257.8g

144.2g

乙组的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证明猜想______成立

(得出结论)无水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实验反思)甲组同学受到乙组同学的启发,认为只需要增加个实验:再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现象,就能使本组的实验方案更加完善。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合理______(填 “合理”或“不合理”)。

(拓展延伸)要确认该实验过程中所用的乙醇是无水乙醇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