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对下列化学用语中“2”所表示意义的理解,错误的是( )
A.Ca2+中的“2”表示一个钙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B.2CO2中的“2”表示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C.中的“2”表示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D.2O中的“2”表示两个氧元素
【答案】D
【解析】
A、位于离子符号中元素或原子团的右上角,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Ca2+中的“2”表示一个钙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不符合题意;
B、位于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几个分子,故2CO2中的“2”表示两个二氧化碳分子,不符合题意;
C、位于元素或原子团的正上方,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故中的“2”表示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不符合题意;
D、位于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故2O中的“2”表示两个氧原子,符合题意。
故选D。
【题目】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利用装置二进行实验,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 | 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积 |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 |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
55ml | 25ml | 13ml | ____ |
出现上述实验结果,可能的原因______.
(2)装置一、二与装置三对比,其优点是_____.理由是_______
【题目】某研究小组对自动充气气球(如图1)进行下列探究。
【查阅资料】
①该气球的充气原理是:通过挤破液体包,使液体与白色粉末接触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实现气球自动充气。
②氯化钙水溶液呈中性,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水溶液均呈碱性。
③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HCO3和Na2CO3溶液进行实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NaHCO3溶液 | Na2CO3溶液 | |
加入澄清石灰水 | 溶液变浑浊 | 溶液变浑浊 |
加入CaCl2溶液 | 无明显变化 | 溶液变浑浊 |
加热溶液至沸腾,将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
探究1:液体包内溶液的酸碱性
室温时,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3,则该溶液呈________性。
探究2:白色粉末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是碳酸钙;乙同学认为是碳酸钠;丙同学认为是碳酸氢钠;丁同学认为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
【进行实验】
(1)将少量白色粉末放入水中搅拌,观察到____________,说明甲同学的猜想不正确。
(2)室温时,分别向盛有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白色粉末样品的锥形瓶中注入等体积、足量的10%的盐酸(装置如图2),记录如下表:
实验编号 | 锥形瓶内物质 | 最终得到CO2体积/mL | |
名称 | 质量/g | ||
Ⅰ | 碳酸氢钠 | 0.10 | V1 |
Ⅱ | 碳酸钠 | 0.10 | V2 |
Ⅲ | 白色粉末 | a | V1 |
【解释与结论】
(1)实验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a=________;V1______V2(填“>”、“<”或“=”)。
(3)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及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老师指出还可以采用更简单的方法得出与上述实验(2)相同的结论,实验方案为_________。
【题目】如下图所示,将少量液体 X加入到广口瓶中,关闭活塞,液体 X和固体Y 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a侧液柱低于b侧液柱的组合是( )
① | ② | ③ | ④ | |
X | 水 | 水 | 双氧水 | 稀盐酸 |
Y | NH4NO3 | NaOH | MnO2 | Na2CO3 |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