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根据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共表示了____ 种元素的微粒,其中表示阴离子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稀有气体原子的是_______。
(2)B微粒的质子数为_____,B是 _____元素(填“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B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形成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
(3)化学性质达到相对稳定的有_____填序号)。
【答案】4 D E 12 金属 Mg2+ DE
【解析】
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小圆圈表示原子核,圆圈内的数字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为该层上的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类别。
(1)图中共表示了4种元素的微粒,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在阳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在阴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其中表示阴离子的是D,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且电子数为2,或者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结构为稳定结构,有稳定结构的原子为稀有气体原子,E表示的微粒为稀有气体原子;
(2)B微粒的质子数为12,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属于金属原子,统称金属元素,B是金属元素;离子是由原子的是电子形成的,失去电子时带正电荷,正电荷数等于失电子数,B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形成离子的符号为Mg2+;
(3)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且电子数为2,或者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结构为稳定结构,微粒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化学性质达到相对稳定的有DE。
【题目】在今年五校“庆元旦 贺新年”联欢晚会上,戴校长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魔术:大烧杯中盛有一只燃着的蜡烛和一团包有过氧化钠(Na2O2)的棉花,将一瓶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蜡烛慢慢的熄灭,然后棉花突然剧烈的燃烧起来。这出乎意料的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请你参与同学们的讨论和探究。
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
(提出问题)棉花为什么会燃烧?
(提出猜想)
(1)可能是蜡烛燃烧引燃了棉花。
(2)_________________。
(3)可能是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
(实验验证)
序号 | 实验操作 | 主要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解释 |
① | 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 无现象 | 猜想﹙1﹚___ ﹙填成立或不成立﹚ |
② | 向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加入适量的过氧化钠粉末,充分震荡,并___________________ | 感觉发烫 | 猜想﹙2﹚成立 |
③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 | 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猜想﹙3﹚成立 |
(实验结论)
(1)CO2 与Na2O2反应生成了氧气与碳酸钠,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2O2)着火,不能用CO2熄灭。
【题目】工业上生产电石(CaC2)并制备重要工业原料乙炔(CxHy)流程如图1所示:
(资料)
(1)碳酸钙高温分解可得两种氧化物。
(2)浓硫酸具有强吸水性,NaOH溶液能吸收CO2。
(讨论)(1)C、B组成元素相同,C有毒,反应①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D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D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测定乙炔组成)
资料:一个乙炔分子有四个原子构成。
(3)将一定量的乙炔(CxHy)完全燃烧,并将生成的气体缓缓通过如图2所示的____(选填“甲”或“乙”)装置,并再缓缓通一段时间的N2,并记录实验数据于如表中。
装置 | 反应前质量 | 反应后质量 |
浓硫酸 | 125.3g | 127.1g |
浓NaOH溶液 | 78.2g | 87.0g |
(4)实验中“缓缓通一段时间的N2”的目的是_________。
(5)计算:乙炔中碳元素质量为_____g,氢元素质量为_____g
(6)乙炔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