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丙、丁两种物质的微观示意图:
请回答:
(1)丁物质的分子是由 构成的。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对于上述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属于化合反应 B.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C.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D.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4)反应中,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 。
【答案】(1)氢原子 (2)CH4+ H2O高温CO+3H2 (3)AD (4)14:3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丁物质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故丁物质的分子是由氢原子构成的
(2)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甲烷和水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 H2O高温CO+3H2
(3)A、该反应前有2中物质,反应后也有两种物质,故不属于化合反应,错误,B、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正确,C、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正确,D、根据化学反应,分子的个数发生了改变,错误,故选AD
(4)根据化学方程式:CH4+ H2O高温CO+3H2,故反应中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4:3
【题目】秋天正是水中莲藕上市的季节。据说多吃可以使人多长“心眼”而更加聪明。同学们对藕孔中的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1)检验藕孔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解释 |
A组同学用注射器从藕孔中抽取气体,向所取气体中加入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有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
B组同学采用排水法也收集同样体积的气体,重复上述实验,实验现象不如A组明显,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2)比较藕孔气体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如下图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测定氧气含量。
①实验中红磷应该足量,原因是_____。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方案二某些方面优于方案一,下列评价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方案二测定结果更准确 b.方案二污染小 c.方案二节约药品
(进行实验)同学们按方案二进行实验。按图组装仪器后,应先_______。
(实验现象)流入的水约占瓶容积的1/10。
(实验结论)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