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三个力的作用,下列几组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的是
[ ]
A.5N、7N、8N
B.5N、2N、3N
C.1N、5N、10 N
D.10N、10 N、10 N
如图所示,M、N为装在水平面上的两块间距可以调节的光滑竖直挡板,两板间叠放着A、B两个光滑圆柱体,现将两板间距调小些,这时与原来相比,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N板对圆柱体A的弹力变小
B.圆柱体A对圆柱体B的弹力变大
C.水平面对圆柱体B的弹力变大
D.水平面对圆柱体B的弹力变小
如图所示,质量M=
kg的木块A套在水平杆上,并用轻绳将木块A与质量m=
kg的小球相连。今用跟水平方向成α=30°角的力F=
N拉着球带动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M、m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取g=10m/s
2
。求:
(1)运动过程中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θ;
(2)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U型金属框架放置在绝缘斜面上,斜面倾角30°,框架的宽度L=1.0m、质量M=1.0kg。导体棒
垂直放在框架上,且可以无摩擦的运动。设不同质量的导体棒
放置时,框架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
。导体棒电阻R=0.02Ω,其余电阻一切不计。边界相距
的两个范围足够大的磁场Ⅰ、Ⅱ,方向相反且均垂直于金属框架,磁感应强度均为
。导体棒
从静止开始释放沿框架向下运动,当导体棒
运动到即将离开Ⅰ区域时,框架与斜面间摩擦力第一次达到最大值;导体棒
继续运动,当它刚刚进入Ⅱ区域时,框架与斜面间摩擦力第二次达到最大值。
。求:
(1)磁场Ⅰ、Ⅱ边界间的距离
;
(2)欲使框架一直静止不动,导体棒
的质量应该满足的条。
如图所示,P、Q为水平面内平行放置的金属长直导轨,间距为L
1
,处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1
、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一根质量为M、电阻为r的导体杆ef垂直于P、Q放在导轨上,导体杆ef与P、Q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在外力作用下导体杆ef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质量为m、每边电阻均为r、边长为L
2
的正方形金属框abcd置于竖直平面内,两顶点a、b通过细导线与导轨相连,金属框处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2
、方向垂直框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框恰好处于静止状态.不计其余电阻和细导线对a、b点的作用力.求:
(1)通过ab边的电流I
ab
;
(2)导体杆ef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
(3)外力做功的功率P
外
;
(4)t时间内,导体杆ef向左移动时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如图所示,悬线下挂着一个带正电的小球,它的质量为m、电量为q,整个装置处于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为E.( )
A.小球平衡时,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的正切为
Eq
mg
B.若剪断悬线,则小球做曲线运动
C.若剪断悬线,则小球做匀速运动
D.若剪断悬线,则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一带正电的小球悬挂在平行板电容器内部,闭合S,电容器充电,这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 )
A.保持S闭合,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增大
B.保持S闭合,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不变
C.断开S,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增大
D.断开S,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不变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等边三棱柱静止在水平放置的斜面上。已知三棱柱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斜面的倾角为30°,则斜面对三棱柱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
[ ]
A.
mg和
mg
B.
mg和
mg
C.
mg和
μmg
D.
mg和
μmg
如图所示,已知物体A重60 N,A、B均处于静止状态,绳AC水平,绳CD与水平方向成37°角,CD绳上的拉力为15 N。sin37°=0.6,cos37°=0.8。求:
(1)求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
(2)物体B重力为多大?
如图所示,A、B两物体用细绳相连跨过光滑轻小滑轮悬挂起来,B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均静止.现将B物体稍向左移一点,A、B两物体仍静止,则此时与原来相比( )
A.绳子拉力变大
B.地面对物体B的支持力变小
C.地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变大
D.物体B受到的合力变大
0
8917
8925
8931
8935
8941
8943
8947
8953
8955
8961
8967
8971
8973
8977
8983
8985
8991
8995
8997
9001
9003
9007
9009
9011
9012
9013
9015
9016
9017
9019
9021
9025
9027
9031
9033
9037
9043
9045
9051
9055
9057
9061
9067
9073
9075
9081
9085
9087
9093
9097
9103
9111
176998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