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与斜面体P连接,P与固定挡板MN接触且P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体P此时刻受到外力的个数有可能为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从塔顶自由落下一石块,它在最后一秒内的位移是30m(g取10m/s
2
)则
A.
石块的末速度是30 m/s
B.
石块的末速度是35 m/s
C.
石块的落地时间是3 s
D.
石块的落地时间是4s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采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在探究加速度a与所受外力F的关系实验过程,某小组得到了如图2所示的纸带(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频率为50H
Z
的交流电,则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2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由于他们操作不当得到的a-F关系图象如图3所示,其原因是:________.
如图所示,质量M=2kg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
1
=0.1,另一个质量m=1kg的小滑块,以6m/s的初速度滑上木板,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
=0.5,g取l0m/s
2
(1)若木板固定,求小滑块在木板上滑动的时间.
(2)若木板不固定,求小滑块自滑上木板到相对木板处于静止的过程中,小滑块相对地面的位移大小.
(3)若木板不固定,求木板相对地面运动位移的最大值.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辆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沿同一方向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t
0
时刻甲、乙两质点相遇
B.
两辆车再次相遇前,t
0
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
t
0
时刻甲质点运动的加速度等于乙质点的加速度
D.
0~t
0
时间内,甲质点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质点的平均速度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公式a=
是加速度的定义式,其中a的方向与△v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
B.
用公式a=
计算物体的加速度a时,公式中的F指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C.
平均速度公式
适用于一切直线运动
D.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1)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用它测量一金属球的直径,如图甲所示的读数是______mm.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根金属丝的直径,如图乙所示的读数是______mm.
(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外力关系”,他将光电门固定在气垫轨道上的某点B处,调节气垫导轨水平后,用重力为F的钩码,经绕过滑轮的细线拉滑块,每次滑块从同一位置A由静止释放,测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改变钩码个数,重复上述实验.记录的数据及相关计算如下表.
①为便于分析F与t的关系,应作出______的关系图象,并在坐标纸上作出该图线
②设AB间的距离为s,遮光条的宽度为d,请你由上述实验结论推导出物体的加速度a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______.
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是
A.
研究地球的自转
B.
研究自行车车轮的旋转
C.
研究火车从南京到上海运行需要的时间
D.
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
滑板运动是崇尚自由的一种运动方式.若将滑道简化为倾角为θ=37°的斜面AB及水平面BC(平面在右侧,斜面在左侧),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运动员简化为质量m=2kg的物体,置于水平面上的D点.DB间距d=7m,物体与斜面、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将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8N作用在该物体上,t=2s后撤去该力,不考虑物体经过B点时的能量损失,重力加速度取g=10m/s
2
,斜面足够长,撤去恒力F后,物体经过多长时间第二次经过B点?
有F
1
=40牛及F
2
=20牛两个力,作用于同一点O,其方向如图虚线所示,用一定长线段表示10牛,试用作图法作出它们的合力.
0
3377
3385
3391
3395
3401
3403
3407
3413
3415
3421
3427
3431
3433
3437
3443
3445
3451
3455
3457
3461
3463
3467
3469
3471
3472
3473
3475
3476
3477
3479
3481
3485
3487
3491
3493
3497
3503
3505
3511
3515
3517
3521
3527
3533
3535
3541
3545
3547
3553
3557
3563
3571
176998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