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题。

从脸谱说起

叶秀山

脸谱在京剧艺术中不可或缺,实在是我国艺术家对世界艺术作出的特殊贡献。不过,以前也常听批评家在贬义上使用这个词,说人物没有个性,有公式化、概念化的毛病,则斥之曰脸谱化

其实,脸谱与概念、公式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公式是抽象的,但脸谱却不能归结尾抽象。我想,批评脸谱公式化、概念化的,其中有一点未曾深察的是在那个字上。

有标准、准则的意思。我们常说某人说话、行事没谱,是言其做事说话不遵守一定的规则、无法沟通、交流,也无法理解。是要大家都能遵守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还有谱系的意思。谱系是历史性的,是一种传统。历史不同,传统不同,谱系也就不同,于是有各种不同的家法、流派。京剧的脸谱,也有不同的家法,同样是曹操的脸,勾画上也是大同中有小异。此外,凡称的,都是有待去实现的。自身是实践的,好像是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设计方案。光有个脸谱不能成为活曹操”“活包公,要成活某某,还看演员如何去演。

现在书店里有许许多多菜谱,分属各种不同的菜系:四川的,淮扬的,上海的,广州的……但菜谱不是菜,不能吃。菜谱给人一个规范,有的很详细,看起来也很死板,如加盐多少,文火炖半个小时等等。这个指标,对于普通家庭主妇而言,是帮助她做出中等水平的菜肴来,不至于不堪入口。但厨艺上乘,在于把握火候。火候,是一个综合性的分寸,不是30分钟”“35分零5秒那样死板的,到时一定起锅。,乃是一种征候,是靠操作者的经验体会感觉出来的。把握火候不是理论性的,而是实践性的,因而不仅仅是实用性的,而且是艺术性的。就实用性而言,做出来的菜,有个中等水平,能吃就行;但就艺术性而言,火候是必须掌握的。舞台艺术中也有火候,是把各种”——包括曲谱、身段、脸谱……都艺术地兑现出来,是要艺术家把这些用活了,塑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来。

像厨艺一样,舞台上也有中等水平的演员,他们按部就班地把各种”“出来,就算是完成任务,刻苦地也会用相当的功夫,就是缺少一点灵气。像灵气、气韵等并不是能出来的,而是艺术家的一种创造。然而,就道理上来说,各种,并不是要限制人的创造,而只是要使人创造得更好。做不好菜不能怪菜谱,演不好戏不能怪各种程式,人物没有个性也不能怪脸谱。再往深里说。各种不但不企图限制艺术家的天才,而且还可以防止天才的流产。规范着那不易规范的天才,使其不仅有天才,而且有成就。

记得十几年前奚啸伯先生对我们说,舞台艺术要做到有规律的自由,他的体会是很深刻的。

(选自《叶秀山文集》,有删改)

文中的含义有哪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阅读下边的文字,完成题。

谈审美移情

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了他们身上。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因为移情说的影响巨大,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移情和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自己创作的心理状态时所说的“山川脱胎于予,予脱胎于山川”“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就是审美移情中的物我互赠、物我回还的情境。

审美移情发生的原因是同情感与类似联想。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但普斯的观点更可信。他认为,审美移情起源于人的类似联想。人都有一种自然倾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所以总是按照切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身外发生的事件。这就是说,审美的人都具有同情心,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种同情,不但及于他人,也及于其他生物及无生物。

审美移情的功能是人的情感的自由解放。尽管移情不一定伴随美感,但美感则必定伴随移情。因为审美移情能给人以充分的自由。人的不自由常常来自人自身。自身是有限的,它是自由的牢笼。可是审美移情的瞬间,自身的牢笼被打破了,“自我”可以与天地万物往来,获得了自由伸张的机会。“自我”与天地万物的界限消失了,人的情感就从有限扩大到了无限。

(节选自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有删改)

下列关于移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秋水》中,庄子把自己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

出游时也是快乐的。这实际上是庄子对自己感情的对象化享受。

B.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但是,立普斯对

移情的阐释才使得移情说具有了科学形态,他也因之深受赞誉。

C.在审美移情说看来,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触生出千种情绪、

万般感受,从而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价值。

D.移情与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客二分,主体在客体面前保持自我,物我两立;

而在移情时,主体与客体的界限被打破,学科网主体客体相融合。

【题目】Our house was directly across the street from the entrance of a hospital. We rented the upstairs rooms to patients. One evening, there was a(n) ______ at the door. I opened it and saw a short man who was hardly ______ than my eight-year-old. But the worst thing was his face it was ______ ugly. He told me he’d been ______ a room since noon but no one seemed to have one. For a moment I hesitated, not ______ to rent him a room, but his next words convinced me. He said, “I could ______in this chair. My bus leaves early in the morning.” I told him we would find him a ______.

It didn’t take a long time to see that this old man had a ______ heart in that tiny body. He fished for a living to ______ his daughter, her children and her disabled husband. He didn’t tell it by way of complaint. Instead, he was ______ that no pain was caused by his disease and that he still had strength to keep going. At ______, we put a camp cot in my children’s room for him. ______ he left the next morning, he asked, “Could I please come back and ______ the next time I see my doctor? Grownups are bothered by my ______, but children don’t seem to ______.” I told him he was welcome to come again.

On his next trip, he brought a big fish and a bag of the largest oysters (牡蛎) I had ever seen. Other times we received ______ in the mail. There were oysters, fish or some fresh vegetables. ______ how little money he had and that he must walk three miles to ______ these and made the gifts much more precious. And from him we ______ what it was to accept the bad _____ complaint and the good with appreciation.

【1】A. bell B. answer C. knock D. call

【2】A. taller B. stronger C. healthier D. better

【3】A. hardly B. usually C. really D. finally

【4】A. looking at B. looking for C. turning to D. checking in

【5】A. wanting B. knowing C. fearing D. refusing

【6】A. sit B. sleep C. hide D. wait

【7】A. seat B. bus C. bed D. way

【8】A. small B. normal C. funny D. beautiful

【9】 A. surprise B. please C. feed D. support

【10】 A. thankful B. interested C. scared D. worried

【11】A. midnight B. bedtime C. suppertime D. noon

【12】A. If B. Once C.Before D. After

【13】A. visit B. pay C. chat D. stay

【14】A. face B. way C. manner D. voice

【15】A. notice B. require C. escape D. mind

【16】A. cards B. letters C. books D. packages

【17】A. Knowing B. Believing C. Telling D. Doubting

【18】A. mail B. get C. find D. make

【19】A. remembered B. learnt C. explained D. showed

【20】 A. for B. in C. without D. under

【题目】 A clever cat has been called a hero after he prevented his owners’ home from burning down. Five-year-old Pepper has learned to open windows and lets himself out every night by using his paws to turn the latch. So when a fire broke out while his owners were at Christmas shopping, the quick-thinking cat leapt into action and opened the window to allow the poisonous smoke to escape.

Owner Sharon White said, “He can climb back in through the window, so he really does come and go as he pleases. Pepper is still a bit afraid but is still managing to eat plenty of food.” Sharon and her husband Phil were handed Pepper over four years ago after a neighbor could no longer look after it.

The fire started at 4 pm on Saturday after the couple went to the shops and left their microwave on a ten minute timer, which then caught fire. Sharon said, “We put something in the microwave for ten minutes and then went out to do our Christmas shopping in the local town. I discovered on the way that I had left my purse at home but decided not to turn around. It was my relative who lives next door that rang us and told us that we’d better get home as there was quite a lot of smoke coming out of our house and the firefighters were here.”

Firefighters rushed to their 350,000 house and put out the fire before it could spread and the kitchen suffered only smoke damage. Phil added, “Pepper managed to get out and smoke must have been pouring out the window which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the neighbors. He’s got a real mind of his own. Without him, the fire could have been so much worse.”

【1】 What is this passage mainly about?

A. A quick-thinking cat thanked his owners.

B. A quick-thinking cat saved a house from a fire.

C. A quick-thinking cat saved himself from a fire.

D. A quick-thinking cat showed how clever he was.

【2】 How did Pepper help avoid the danger of the fire?

A. By ringing a neighbor’s bell.

B. By running into a neighbor’s room.

C. By standing in the way of some fire fighters.

D. By opening the window and letting out smoke.

【3】 From Paragraph 2 we know that Pepper ____.

A. didn’t belong to Sharon at first

B. was not frightened by the fire at all

C. has been taught to open the window

D. was found by its owners on the street

【4】 What can we learn from what Sharon said in Paragraph 3?

A. She and her husband were terribly frightened.

B. She and her husband didn’t call the firefighters.

C. It was that [LU2] relative who first noticed the smoke.

D. She and her husband knew there would be no damage.

【5】 We can infer that Sharon and her husband Phil ____.

A. are very careful

B. lived a very poor life

C. are very thankful to Pepper

D. didn’t like Pepper before the fire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人类社会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空间是固定、具体的,而时间则需要通过某种办法加以测定和标识。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参照最初是感知和观察到的物候和气候的变化。什么时间月圆了、月缺了,什么时候气候转暖,种子发芽、庄稼生长了……这些变化就被我们的先人用来作为早期测定时间的依据。

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人们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就要进一步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循环性的参照物。于是,太阳、月亮、谷物的成熟期等,就成为了优选的参照系。人类很早就学会观察日月星辰,用以测量时间。大约在纪元前五千年,人们利用指时杆观察日影。纪元前11世纪,已经有了关于日晷和漏壶的记载。详细记录时间的钟表的发明,大约是13世纪下半叶的事情了。

协调和规范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是各国的特定历法。世界现行历法最为普遍的有: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太阳历或称阳历,我国当今使用的公历就是这一历法,作为我们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实质上也是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还有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或称阴历;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后经汉武帝太初元年修订的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历,即所谓夏历”“农历,或俗称的阴历”“旧历。这样说来,我们的夏历是既参照了对月亮的观察,又参照了对太阳的观察而制定的。

我们的民间传统节日体系,例如春节、元宵节等都是依据过去千百年来通行的阴阳合历而确定的。这种历法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正像我们对光华照人的月亮以及太阳倍感亲切一样,对使用了几千年的阴阳合历我们同样有着深深的钟情和依恋。

为了找到一个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要、又准确标识寒暑往来规律的计时办法,人们将一年365天平分为24等份,分别给予一个名称,如立春、雨水等,于是就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标识制度。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的名称与今或有不同,但在汉代刘安著《淮南子》中,就明确有二十四节气名称的记载了。各个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作为标志,即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我们的先人发明节气,把自然界的变化、动植物以及人体功能的状态和变化都反映出来了,而且相当准确:雨水,草木萌动;立秋,凉风至等。这些都是从人们对自然界的细腻感觉出发而形成的,体现出对客观规律的准确认知,相当科学。

以上在我们中国人生活中合并使用的阴历阳历时间制度,各有其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历史发展进程。表面上看来似乎互不关联、彼此相悖,但在我们学科@网的生活中交错使用、互为补充,形成了协调并用、多元而统一的时间计算体系。这个多元而统一的时间制度就是我们中国人生产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

(刘魁立《中国人的时间制度》,有删改)

【1】下列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阴历也称农历”“旧历,即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的夏历,是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

B.从感知、观察物候和气候的变化,到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性的参照物,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方法不断改进。

C.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是以过去千百年以来通行的阴阳合历为依据而确立的,是我们民俗传统的一部分。

D.二十四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标志,作为一种时间标识制度,它有利于人们的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

【2】下列对时间制度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原文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A.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公共时间制度的实施靠各国特定的历法协调和规范。

B.历法是时间制度的重要内容,根据参照物的不同,世界上目前普遍分为太阳历或阳历、太阴历或阴历、阴阳合历三种。

C.作为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称,这种情况在《淮南子》中已有记载。

D.时间制度中阴历阳历各有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历史发展进程,中国人合并使用,构成生产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

【3】下列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人们制造出指时杆、日晷、漏壶等,作为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参数。

B.阴阳合历是我们确定传统节日体系的依据,这是因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的依据太阳历,有的依据太阴历。

C.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月亮一年内的位置变化及其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而制定的。

D.我国阴历阳历合并使用的时间制度,符合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性变化,能够反映寒暑往来的自然规律。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

朱光潜

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比方路边一棵苍松,你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我觉得可以让人纳凉;他也许说很宜于入画,或者说是高风亮节的象征。反应不同,都由于感受力有强有弱。

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比方诗人和美术家,你见不到的东西他能见到,你闻不到的东西他能闻到。麻木不仁的人就不然,请伯牙向他弹琴,他也只联想到弹棉花。感受也可以说是领略,不过领略只是感受的一方面。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能处处领略到趣味的人决不至于岑寂,也决不至于烦闷。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种绝美的境界。姑且闭目一思索,假想这半亩方塘便是自己的心,你看这首诗比拟人生苦乐多么惬当!一般人的生活干燥,只是因为他们的半亩方塘中没有天光云影,没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便是领略得的趣味。

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物理上有一条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说得通。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所谓,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心境愈空灵,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还可以进一步说,心界愈空灵,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习静并不必定要逃空谷,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禅。静与闲也不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市喧嚷中,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日本人小林一茶有一首俳句:不要打哪,苍蝇搓他的手,搓他的脚呢。懂得这一句诗,便懂得我所谓静趣了。

(选自来光潜《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删改)

作者所说静趣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懂得小林一茶的俳句就懂得静趣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心理学诞生已经有一百多年了。而认知心理学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知过程,如知觉、意象、思维、记忆、语言等。

认知心理学强调研究人的意识和心理机制,更强调人的行为受其认知过程的影响和制约,主张正是内在的认知可以解释和预见行为,并构成个体行为的重要基础。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觉、意象在揭示人的内在认知心理机制,从而在深入分析和理解人的行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人依靠感觉与知觉了解周围的世界。知觉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心理活动,通过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完成一系列的信息加工和处理。当一个人接受到来自环境的信息或刺激时,他便会通过相应的神经活动对接受的信息或刺激进行选择、组织和判断,形成新的知觉,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刺激作出反应。人的知觉行为表现出整体性、选择性、相对性、恒常性、组织性等心理特征。总的说来,知觉的形成要依赖于个体过去的知识和经验,知觉是现实刺激的信息和记忆信息相互作用的结果。人在反应或采取某种行动之前,总是会有一个内部的心理决策过程,这个心理过程是个体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对所掌握的信息进行整合完成的。这样一个决策过程便意味着刺激的输入与反应的输出之间存在一个中间的心理过程或内在的认知过程。人的行为离不开认知,而认知的本质在于符号计算和信息加工。

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觉和意象是密切相关的。所谓意象,是指已经贮存的知觉形象的再现,或经过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新的形象。意象形成的过程常常是选择性知觉、错误知觉、知觉扭曲不断发生的过程。意象作为个体过去所获信息的产物,它不是信息的一般积累,而是一种高度结构化的信息认知图式。当个体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问题时,由于时间、信息及信息加工能力的限制,不可能快速地、严格地、理性地搜集所有的信息而对问题进行客观地分析,于是在心理惰性的驱使下,个体总是尽可能地节省认知能量、减轻认知负担,试图寻找认知的捷径,从而不自觉地、更多地依赖于已有意象进行决策和行动,而这有可能会产生错误知觉。

错误知觉指个体对收到的信息或刺激的理解和判断背离了实际情况。由于知觉往往要依赖于过去的知识和经验,不全都是客观真实的刺激因素本身,而是对刺激因素的知觉最终决定着个体对刺激的反应。在此情形下,就可能导致刺激本身特征的失真或扭曲事实的知觉现象。一旦知觉发生错误,理解就会错误,从而做出错误反应。可见,在个体决策过程中,知觉起着重要作用。个体的错误知觉往往都是负面性的,并非都是坏事。行为的正面、负面效应,要看个体的错误知觉在其意识中形成了怎样的意象,不同的意象会指引不同结果的产生。

(选自《光明日报》《认知心理学视野下的个体行为》有删改)

【1】下列对认知心理学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中一门新兴的科学,它主要研究心理学中的知觉、意象、思维、记忆、注意等。

B.认知心理学认为个人认识决定个人行为,但认知有误未必行为错误。

C.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觉、意象紧密相关。知觉是意象的基础,意象是知觉形象的再现或改造。

D.认知心理学认为意象形成的过程,带有明显的个性色彩,如果依靠这种意象决定行为,往往会产生错误的结果。

【2】下列对错误知觉的形成及结果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错误知觉可能由定势思维所致。

B.个体只要克服惰性心理,严格理性地分析所占有的信息就会避免错误知觉的形成。

C.错误知觉在一定情况下可以使无必然的意象成为现实,助人成功。

D.错误知觉即错觉,个体行为出现负面性结果,不一定是错误知觉的错,个体意识中意象如何,才是个体行为正负的主要依据。

【3】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知觉的形成离不开个体的已有知识与经验,而个体的行为也离不开个体已有的认知。

B.知觉与意象的产生都离不开现实的直接刺激,现实的刺激是形成知觉与意象的基础。

C.意象建构着个体的心理品质,而个体也利用意象来决定自己的行动。

D.知觉、意象决定着人们行为的方向和效果,在个体行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0  77410  77418  77424  77428  77434  77436  77440  77446  77448  77454  77460  77464  77466  77470  77476  77478  77484  77488  77490  77494  77496  77500  77502  77504  77505  77506  77508  77509  77510  77512  77514  77518  77520  77524  77526  77530  77536  77538  77544  77548  77550  77554  77560  77566  77568  77574  77578  77580  77586  77590  77596  77604  10914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