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需区分物质 | 方法一 | 方法二 | |
A | 空气和氧气 | 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 闻气味 |
B | 硬水和软水 | 观察颜色 | 加明矾搅拌 |
C | 铜丝和铁丝 | 用磁铁吸引 | 观察颜色 |
D | 二氧化碳和氮气 | 澄清石灰水 | 燃着的木条 |
下列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A.用点燃丝线的方法鉴别羊绒和化纤 |
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
C.用K2CO3溶液鉴别K2SO4和CaCl2溶液 |
D.用水鉴别Ca(OH)2固体和氧化钙 |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
A.待提纯的物质:碳酸钙(泥沙);选用的试剂:水;操作的方法:溶解、过滤、结晶 |
B.待提纯的物质:Cu(CuO);选用的试剂:稀盐酸;操作的方法: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C.待提纯的物质:CuSO4(H2SO4);选用的试剂:氢氧化钠溶液;操作的方法:过滤 |
D.待提纯的物质:CO2(CO);选用的试剂:氧气;操作的方法:点燃 |
下列实验方案或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检验氢气纯度时,没有听到任何响声,表明氢气已纯净 |
B.为证明暴露在空气中的 NaOH 溶液已变质,可加入 BaCl2 |
C.要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可采用点燃的方法 |
D.用盐酸即可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中含有碳酸盐 |
下列各组气体中,仅用燃着的木条不能区分出来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 B.氧气和空气 |
C.甲烷和空气 | D.二氧化碳和氮气 |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A.物质:CO2;所含杂质:O2;除去杂质的方法:通过灼热的铜网 |
B.物质:KOH溶液;所含杂质:K2CO3;除去杂质的方法:加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
C.物质:NaCl;所含杂质:CaCO3;除去杂质的方法:溶解、过滤、蒸发 |
D.物质:H2;所含杂质:H2O;除去杂质的方法:通过浓H2SO4 |
下列各组物质对应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A.硬水和软水﹣﹣观察是否澄清 |
B.合成纤维和羊毛﹣﹣用手触摸 |
C.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滴加稀盐酸 |
D.食盐水和白糖水﹣﹣观察颜色 |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选项 | 目的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比较铝和铜的金 | 将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 铝丝表面有铜析出 | 铝比铜活泼 |
B | 检验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钾溶 | 取少量氢氧化钾溶液,滴入澄清石灰水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氢氧化钾溶液已经变质 |
C | 探究物质溶解于 | 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 硝酸铵晶体,充分搅拌 | 溶液温度下降 | 盐类物质溶于水都能使溶液温度下降 |
D | 检验集气瓶中是否集满二氧化碳 | 将燃烧的木条伸入集 | 木条火焰熄灭 | 集气瓶中已集满二氧化碳 |
下列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次活动设计的4个实验方案,其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目的 | 证明醋酸溶液呈酸性 | 检验氯离子 |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钠 | 检验长期露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
方案一 | 滴加几滴酚酞溶液观察是否变红 | 先加硝酸银溶液,再滴加稀硝酸 | 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 | 加稀盐酸 |
方案二 | 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 | 先加硝酸银溶液,再滴加稀盐酸 | 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 加澄清石灰水 |
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甲、乙均为液体,且元素组成相同,丙为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化①、②、③可通过分解反应实现 |
B.转化④可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
C.转化③、④中,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
D.工业上利用化学变化大量制取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