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为初中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请针对以下四种情况回答问题.
(1)若A、B、C均为氧化物,除氧元素外另一种元素均不相同,且三种物质常温下状态均不相同.A、B、C的化学式分别为 .
(2)若A、B、C均为含有相同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向这三种物质得溶液中分别滴加稀盐酸,现象如下.A的化学式为 ,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A中现象 | B中现象 | C中现象 | |
滴加稀盐酸 | 无明显变化 | 有气泡出现 | 无明显变化 |
(3)若A、B、C三种物质的组成中均有两种相同元素,且两种相同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均为1:1.A的化学式为 ,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若A、B、C三种物质的组成中含有一种相同元素,且组成元素分别为一种、两种和三种.A、B、C的化学式分别为 (至少写出两组).
溶液的应用非常广泛.K2CO3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如下:
温度/℃ | 20 | 30 | 50 | 60 | 80 |
|
溶解度/g | K2CO3 | 110 | 114 | 121 | 126 | 139 |
KNO3 | 31.6 | 45.8 | 85.5 | 110 | 169 |
(1)硝酸钾溶液中的溶剂是 .
(2)图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甲”或“乙”).
(3)溶解度曲线上M点的含义是 .
(4)现有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钾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应该蒸发掉 g水.
(5)4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和碳酸钾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恢复至40℃,其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D (填字母序号).
A.烧杯②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若使烧杯①中固体全部溶解,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C.将烧杯②中溶液降温至20℃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增大
D.若将烧杯①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增大.
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构成氯化钠的基本微粒是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2)用符号表示下列微粒.
2个氧原子 ;3个钠离子 .
(3)A、B、C、D表示4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C和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数字序号).
反应前 | 反应后 | 表示碳原子 表示氮原子 表示氧原子 |
|
A | B | C | D |
①4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②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③C、D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1:7
④4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B
⑤若有28gA完全反应,则有14g D生成.
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分别与等质量的锌粉和镁粉反应,下列情况无法用所给图象表示的是.
| A. | x轴表示加入金属质量 |
| B. | x轴表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 |
| C. | x轴表示反应时间,Zn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
| D. | x轴表示反应时间,Mg和Zn都有剩余 |
下面除去混合物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
混合物 | 思路方法 | 选用物质 |
A.CO (CO2) | 吸收 | 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
B.CaCl2 (HCl) | 转化、过滤 | 过量的碳酸钙 |
C.FeSO4(CuSO4) | 置换、过滤 | 过量的铁粉 |
D.NaOH( Na2CO3) | 沉淀、过滤 | 过量的澄清石灰水 |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下列四组物质中符合图(“﹣”表示两端物质能反应)所示关系的是
甲 | 乙 | 丙 | 丁 | |
A | CO | O2 | H2SO4 | CuO |
B | Mg | HCl | CaCO3 | NaOH |
C | Ca(OH)2 | SO2 | NaOH | HCl |
D | Na2CO3 | Ca(OH)2 | HCl | CaCl2 |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