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研究铝与氯化铜溶液的反应,过程如下: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铝片表面附着一层红色固体 ②铝片表面意出大量无色气体,放出大量的热 ③袋杯底部出现红色固体和白色沉淀 |
(1)打磨铝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现象①③中的红色固体是同种物质,请写出现象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经经验,现象②中的无色气体为氢气。甲同学猜测可能是氯化铜溶液显酸性,经pH计检验,pH_______7,证实了甲的猜想。
(4)探究现象③中白色沉淀的化学成分。乙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认为白色沉淀可能是氯化亚铜(CuCl)。
(查阅资料)CuCl可与浓氨水反应生成无色的Cu(NH3)2+和Cl-,Cu(NH3)2+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变为蓝色。
(进行实验)①取烧杯底部的白色沉淀,充分洗涤。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②向白色沉淀中加入浓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将无色溶液分为两份,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I.用试管取其中一份溶液,滴加适量AgNO3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该溶液中含有________ |
II.将另一份溶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 | __________________ | 该溶液中含有Cu(NH3)2+ |
(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可以确定,该白色沉淀是CuCl。
(反思与评价)Al和CuCl2溶液反应为什么会出现CuCl呢。
I.丙同学猜测:可能是Cu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了CuCl。为了验证猜想,他取Cu与15%的CuCl2溶液混合,结果无白色沉淀产生。他又分析了Al和CuCl2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再次将打磨过的Al片插入盛有15%的CuCl2溶液的试管,并将试管置于冰水中,发现白色沉淀明显减少。于是他将Cu与15%的CuCl2溶液的实验进行了改进,从而证明了Cu与CuCl2溶液反应能生成CuCl,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II.丁同学认为丙同学的实验还不够严谨,还应考虑____________对Cu与CuCl2溶液反应的影响。
【题目】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解度/g | NaCl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NH4Cl | 33.5 | 37.2 | 41.4 | 45.8 | 50.4 | 55.2 |
(1)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海水晒盐的原理是___________,氨碱法制纯碱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通入氨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可向滤出晶体后的NaHCO3溶液中加入________以回收氨,使之循环使用。
(2)氯化钠和氯化铵具有相同溶解度的温度范围在________℃之间。
(3)如图中,A是60℃时含有120g水的NH4Cl溶液,经过如下操作后,得到固体。
I.C中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g。A溶液为NH4Cl的____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II.对以上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选填编号)。
①A到B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②B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55.2:100
③由B到C开始析出NH4Cl固体的温度在40℃至50℃之间
【题目】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认识金属的性质有利于更好地利用金属。
(1)铁在初中化学实验中多次亮相,如图展示了铁钉的一系列变化。
I.变化①是铁钉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发生了反应。
II.变化②中常见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III.如图是小明同学记录的锌粉与稀硫酸反应过程中反应时间与产生气体体积的变化数据:
时间(min) | 1 | 2 | 3 | 4 | 5 |
氢气体积(mL) | 50 | 120 | 230 | 290 | 310 |
实验数据反映,该反应速率的特点是_________,引起该速率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
(2)将m克锌和铁的混合物放入硝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固体仍为m克,则反应后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