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段翰英等)。

我国制作泡菜的历史悠久。制作泡菜是把新鲜蔬菜泡在低浓度的盐水里,经发酵而成。泡菜品种繁多、风味独特、口感鲜脆。

蔬菜中含有硝酸盐。硝酸盐对人体无直接危害,但转化成亚硝酸盐后,就会产生危害。亚硝酸盐[如亚硝酸钠(]与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反应,产生亚硝酸()和氯化物(如)。亚硝酸不稳定,产生的二氧化氮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

泡菜中含亚硝酸盐吗?含量有多少?含量受什么因素影响呢?

经实验测定发现,食盐水浓度和泡制时间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有一定影响。下图为室温下,食盐水浓度和泡制时间与芹菜泡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关系。

用不同的蔬菜进行测定,变化趋势与芹菜相似。

实验表明,发酵温度对泡菜中亚硝酸盐的生成量及生成时间也具有明显的影响。泡菜发酵过程中,泡制温度较高时,亚硝酸盐含量最大值出现的早,且数值低。这与温度较高有利于乳酸菌的繁殖有关。

实验还表明,泡制过程中添加姜汁和维生素C,都能有效地减少亚硝酸盐的生成。

现代医学证明,泡菜中的乳酸和乳酸菌对人体健康有益,具有抑制肠道中的腐败菌生长、降低胆固醇等保健作用。但是,有些泡菜盐分或糖分过高,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不利。另外,泡制过程也会造成某些营养素的流失。(有删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泡菜中的亚硝酸盐是由__________转化生成的。

2)室温下,用芹菜制作的泡菜,最佳食用时间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泡制23 B.泡制56 C.泡制12天后

3)下列关于制作泡菜的说法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

A.最好加入一些姜汁 B.最好在较低温度下泡制

C.最好加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D.最佳食用期的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与泡制时的食盐水浓度无关

4)请你为喜欢吃泡菜的人提一条食用泡菜的建议:__________

【题目】实验室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蜡烛、火柴及以下仪器(如图),请回答:

1)仪器⑦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若补充一种常见仪器,并利用上述部分仪器和药品可制取一种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3)若补充一种药品,还能制取二氧化碳,并探究其性质(如图)

①补充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图A观察到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B中可用来测量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原因是______

42018428日某媒体题为排污工程施工,毒气放倒三人的报道,引起某兴趣小组同学的思考。

(提出问题)排污管道中的毒气有什么成分?

(查阅资料)

I.排污管道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发酵会产生COCO2H2SCH4等。

II.H2S气体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黑色沉淀。

(提出猜想)小组同学对排污管道气含有上述气体中最少3种成分的猜想如下:

猜想1:有COCO2H2S 猜想2:有COCO2CH4

猜想3:有COH2SCH4 猜想4:有COCO2H2SCH4

(实验方案)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探究(夹持仪器已省略)

(问题讨论)

①如果A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__________成立;如果B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_________成立。

②要确证猜想4中是否有CH4,某同学认为图示装置有不足之处,需要在装置CD之间加一个____________装置。改进后,若气体燃烧,且D装置内壁出现__________,证明气体中一定含有CH4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利用燃碳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时(如图装置),发现一个现象: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后,进入集气瓶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分数仍然小于1/5

1)教材中利用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选择该药品的原因是___________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测量不准确呢?

(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作了如下猜想:

甲同学:可能是木炭取的量过少;

乙同学:可能是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

小组同学发现实验结束后,燃烧匙中还有残留的黑色固体,都认为____同学的猜想不合理.

(查阅资料)

①木炭、棉花和蜡烛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停止后,残留氧气的体积分数高达14.0%8.0%16.0%

②一氧化碳不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乙同学又利用上述装置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横线上填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将足量木炭点燃,迅速插入集气瓶中

/

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

2.待冷却后,将燃着的_________(填棉花蜡烛)再伸入该集气瓶中

_______________

(交流与反思)

2)丙同学使用了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测得木炭、蜡烛分别在密闭集气瓶里燃烧停止后,瓶内一氧化碳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乙。根据此曲线图分析用上述装置不能准确测出氧气体积分数的原因是_________

【题目】课后查阅资料后,小丽和小明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对氯酸钾制氧气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学习。

资料:

①氯酸钾的熔点约为356℃,二氧化锰的分解温度约为535℃.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受热物质的温度一般约为400℃左右;

②不同配比是指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

③氯酸钾分解时,传感器得到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示意图(图2)及不同配比时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示意图(图3)如下:

请回答问题:

1)分析图2,氯酸钾熔点_______(填高于等于低于)其分解温度;

2)分析图2,在氯酸钾分解前,传感器得到氧气浓度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

3)分析图3,氯酸钾分解温度随物质配比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

4)为证实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小丽利用如图4装置进行如表所示的实验: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检查气密性

方法:___

分别在“Y”形管两侧支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塞紧橡皮塞。

不填

分别用酒精灯先后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

加热左侧支管,可观察到___;加热右侧支管,可观察到木条较长时间才能复燃。

冷却后,将“Y”形管左侧支管中部分二氧化锰混入右侧支管中,振荡“Y”形管,加热,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

加热后可观察到木条立刻复燃。

请回答:①步骤中检查气密性方法是:_________

②完善步骤中的填空:加热左侧支管,可观察到___________

③小丽认为根据步骤的实验现象就能说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但小明不同意她的观点,小明认为还需证明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的_________不变。

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小丽完善了实验方案,最终验证了自己的结论,则实验室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

 0  206839  206847  206853  206857  206863  206865  206869  206875  206877  206883  206889  206893  206895  206899  206905  206907  206913  206917  206919  206923  206925  206929  206931  206933  206934  206935  206937  206938  206939  206941  206943  206947  206949  206953  206955  206959  206965  206967  206973  206977  206979  206983  206989  206995  206997  207003  207007  207009  207015  207019  207025  207033  21141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