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学习酸碱盐知识后,同学们知道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能发生反应,可观察到溶液变浑浊。甲组同学进行右图所示的实验,却未观察到预期现象。
【提出问题】未观察到浑浊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和假设】
①与氢氧化钙溶液的浓度有关。若使用更大浓度的氢氧化钙溶液,会迅速产生浑浊。
②与碳酸钠溶液的浓度有关。若使用更大浓度的碳酸钠溶液,会迅速产生浑浊。经讨论,同学们认为猜想①不合理,其理由是 。
【进行实验】乙组同学针对猜想②进行实验。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
探究猜想② | 取4支试管,向其中分别加入 | 碳酸钠溶液浓度/% | 是否浑浊 |
10 | 不浑浊 | ||
5 | 不浑浊 | ||
1 | 浑浊 | ||
0.5 | 浑浊 |
【解释与结论】
(1)补全上述实验操作:取4支试管,向其中分别加入 。
(2)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出现浑浊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乙组实验证明:猜想②不成立,碳酸钠溶液浓度在0.5~10%的范围内,能否出现浑浊与碳酸钠溶液的浓度有关,其关系是 。
【实验反思】
(1)丙组同学对乙组所做实验中未出现浑浊的原因进行探究。设计了多组实验,其中部分同学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丙组同学的实验目的是 。
(2)依据乙、丙两组的实验探究,丁组同学仍使用甲组的仪器和药品对甲组实验进行了改进,当滴入几滴某溶液后,溶液迅速变浑浊。其实验操作是 。
【题目】阅读下面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你将苹果去皮、切块儿,等待妈妈下班回来。可是一段时间后,苹果块儿表面会生成一种褐色的物质,口感也不那么脆了......变化其实来自于苹果中存在的一种原本无色的多酚类的物质。这类物质能跟氧气结合,产生一些有色物质,这就是褐变过程。
防止苹果发生褐变过程的方法有很多。
碳酸氢钠是一种安全、价格低廉的化学物质,能够直接抑制水果病原真菌的生长,常用于水果贮藏保鲜。选择新鲜、大小均匀、无虫害无伤的苹果果实,消毒、清洗后切成12片,每片厚度约为15mm。切片立即浸泡于下表中的碳酸氢钠溶液中进行保鲜处理。每种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中浸泡2块苹果切片。5分钟后将苹果切片捞出、甩干,将12片苹果装在一个塑料保鲜盒中,置于4℃贮藏观察。
1 | 2 | 3 | 4 | 5 | 6 | |
碳酸氢钠溶液的溶度g/L | 0 | 0.5 | 2.0 | 5.0 | 10.0 | 15.0 |
pH | 7.01 | 8.00 | 8.12 | 8.20 | 8.25 | 8.33 |
在贮藏3天后,取样测定其褐变度和硬度变化,记录的数据如下图1。
(注:褐变度表示苹果褐变的程度,数值越大褐变程度越高;硬度表示苹果的酥脆程度,数值越大说明越酥脆)
抗坏血酸(即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也可以有效抑制苹果切分后褐变和变软。抗坏血酸在酸性环境下稳定,但是很难发挥抗氧化作用,在弱碱性环境下可以发挥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而苹果果实的pH一般在3.0~3.8。
取三组苹果切片,分别用10g/L某常用食品防腐剂、10g/L碳酸氢钠与10g/L抗坏血酸的混合液、对照液(蒸馏水)处理,4℃贮存并观察,记录数据如下图2:
依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苹果褐变的过程属于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碳酸氢钠的俗称是_____(填序号)。
A.食盐 B.纯碱 C.小苏打 D.苛性钠
(3)由图1可知,用____ g/L碳酸氢钠溶液处理对鲜切苹果的褐变、变软抑制的效果更好。
(4)由实验可知:抗坏血酸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用效果更好,试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5)根据文中的实验数据,你对储存苹果切片有哪些建议_________。
【题目】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的倡议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请从A、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并在答题纸上将所选的【A】或【B】用2B铅笔填涂为黑色。若两题均作答,计一道题分。
A | B |
“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传入西方,将西方的宝石传入中国。茶叶中含有维生素C,其化学式为C6H8O6,C6H8O6由______种元素组成。宝石的成分复杂,其中含有的Al2O3属于_____(填“单质”或“氧化物”), Al2O3中Al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 | 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中缅油气管道将石油和天然气输入中国,石油属于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 CH4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