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萌发的禾谷类种子中淀粉酶的含量显著增高,主要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0℃下可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耐酸、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min后失活。根据它们的这种特性,可分别测定一种酶的催化效率。某实验小组进行了“提取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并测定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最适温度”等相关实验。

       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cm)。

       主要试剂及仪器:1mg/mL的标准麦芽糖溶液、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蒸馏水、石英砂、恒温水浴锅等。

       实验步骤:

       步骤一:制备酶溶液。

 

 

 


       步骤二:略。

       步骤三:取 6支干净的、体积相同并具刻度的试管依次编号,按下表要求加入试剂,再观察各试管内的颜色变化(注:+表示碘液变蓝色,-表示碘液不变色)。

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mL)

8

8

8

8

8

8

恒温水浴5min(℃)

0

20

40

60

80

100

α-淀粉酶保持活性而β-淀粉酶失去活性的溶液 (mL)

1

1

1

1

1

1

恒温水浴5min(℃)

0

20

40

60

80

100

溶液混合,振荡后恒温水浴5min(℃)

0

20

40

60

80

100

加入碘液,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

+++

++

+

-

++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资料表明:小麦种子发芽时,胚产生赤霉素,赤霉素扩散到糊粉层,诱导淀粉酶的合成。赤霉素诱导淀粉酶合成的主要机理是               。选用萌发的小麦种子提取酶液的主要理由是               

(2)步骤二的具体操作是                                                                           

(3)加入碘液,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发现试管4中碘液不变色,能否据此推断α-淀粉酶的最适合温度一定是60℃?            。理由是                                    。该实验中不能选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4)若要进一步研究小麦种子中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则需获得β-淀粉酶保持活性而α-淀粉酶失活的酶溶液。请简要写出制备该种酶溶液的方法:                    

 

 

4、回答下列与实验有关的问题

   (1)明确实验目的才能明确实验设计应依据的原理,才能明确实验设计中的实验变量。如验证“低温能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实验,在实验设计中,         就是实验变量,其主要原理是:          

   (2)选材的正确与否决定着实验的成败。实验的选材受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制约。如“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时,通常最好选取具有         的植物细胞,以提高观察效果。

  (3)实验步骤合理,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一般不能前后颠倒。如在“探索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向装有新鲜淀粉酶溶液的试管中“先加淀粉”还是“先加酸或碱”          。理由是            

   (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酵母菌研究群增长规律:

①取A、B俩个锥形瓶,各加入等量相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A组接种少量酵母菌,B组不做处理。分别对A、B瓶进行定期取样,通过测定培养液的浑浊度,可估算酵母菌的       ,进行取样计数之前,需将锥形瓶轻轻震荡几次,目的是         

②该组同学测定的数据如下表:

天数

0

1

2

3

4

5

6

7

8

9

平均值(个/ mm3

207

124

656

694

743

768

753

630

663

420

据表分析,瓶中酵母菌数量变化是否符合“J”型增长?          。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3、酵母茵生长的最适宜温度在20℃~30℃之间,能在pH值为3~7.5的范围内生长,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中主要以出芽生殖的方式快速增殖。大约每1.5~2小时增殖一代。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据此探究酵母菌种群在不同的培养液浓度和温度条件下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配制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和活化酵母茵液。

    第二步:利用相同多套装置,按下表步骤操作。    

装置编号

A

B

C[

D

装置容器内

的溶液

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mL

10

1O

5

5

无菌水/mL

5

5

活化酵母菌液/mL

0.1

0.1

0.1

0.1

温度(℃)

5

25

5

25

第三步:用血球计数板计数装置中起始酵母菌数目,做好记录。

第四步:将各装置放在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五步:连续7天,每天随机抽时间取样计数,做好记录。

回答下列问题:

(1)改正实验操作步骤中的一处错误              

(2)某同学第5天在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做法如下:

        ①振荡摇匀试管,取1mL培养液并适当稀释(稀释样液的无菌水中加入了几滴台盼蓝染液)    

        ②先将            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培养液。滴于其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            ,制作好临时装片。

        ③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在观察计数时只记       (被、不被)染成蓝色的酵母菌。 

   (3)如所使用的血球计数板有16个中方格,每l中方格中有25个小方格,每1个小方格容积为0.1mm31mL=1000mm3)。请推导出1毫升培养液中酵母菌细胞的计算公式:酵母细胞个数/1mL=                  

1、为探究高温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方法步骤:

①取两个大小相同的洁净试管编号为1、2;

    ②在l号试管中加入2mL3%新鲜过氧化氢溶液,2号试管中加入1mL20%新鲜肝脏研磨液。分别置于100℃恒温水浴5分钟;

③将2号试管中的肝脏研磨液加入到l号试管中,振荡摇匀,再置于100℃恒温水浴5分钟,结果未观察到气泡产生。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果分析:该同学在实验中观察不到气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交流讨论:同学们推测实验中观察不到气泡产生有三个原因。为了验证推断,在原实验基础上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方案①:将上述试管温度缓慢降至37℃左右,若此过程中无气泡产生,再向试管中加入2mL3%新鲜过氧化氢溶液,观察,仍无气泡产生,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②:将上述试管温度缓慢降至37℃左右,若此过程中无气泡产生,再向试管中加入1mL新鲜的20%新鲜肝脏研磨液,观察,仍无气泡产生,则说明____________ 。

方案③:若方案①和方案②现象同时成立,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在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过程中,需控制              等无关变量。

 0  21538  21546  21552  21556  21562  21564  21568  21574  21576  21582  21588  21592  21594  21598  21604  21606  21612  21616  21618  21622  21624  21628  21630  21632  21633  21634  21636  21637  21638  21640  21642  21646  21648  21652  21654  21658  21664  21666  21672  21676  21678  21682  21688  21694  21696  21702  21706  21708  21714  21718  21724  21732  9715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