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答案一:吃动物怕激素,吃植物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喝牛奶怕三聚氰胺出事故……
到底吃什么心中没数。
答案二:潇洒和快乐的人生,什么都吃;长寿和健康的人生,什么都不吃!
(共5分,答案不求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
18.答案:(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面临的形势之所以十分严峻,是因为受到已从
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的
仍在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要点齐全,得2分。句间关系语正确得l分。
语句通顺得1分。)
17.答案:①大量引用古诗文,使文章文采斐然。(2分)
②浓墨重彩渲染自然界的春天,(2分)同时也含蓄地表现了人生的春天。(2分)
16.答案:第一问:通过对“纤细的幼芽”“冲破冻土”的描绘,(1分)表现了对强韧生命力的赞美,(1分)同时表现了对自然界的春天和人生的春天的喜悦和希冀。(1分)
第二问:使文章前后照应,(2分)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1分)
15.答案:①“春风柳上归”“发我枝上花”“漏泄春光有柳条”“新春偷向柳梢归”等诗句写最初的春意。(2分)
②李清照由物及人,“从绿和梅在暖风中的变化中感觉‘春心动’”是李清照的创造。(2分)
③韩愈的“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春深已似海写的是晚春。(2分)
14.答案:①引用苏东坡的诗,借诗中的意象表现春意在大地上悄悄蔓延。(2分)
②通过“鸭戏春水”“东风播春”等画面的对比,表现了春从微观到宏观,从有形到无形的
特点,突出了春的“悄悄蔓延”。(2分)
13.答案:(1)使六国各爱其人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谁得而族灭也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然而不王者(一空l分,错一字,该空不得分。若两题都
答,只阅第(1)小题。)
12.(1)答案:①《渔家傲》中的“梅”:开在雪中但春意已露,有明月照耀,娇媚半开,玲珑清新,像一个出浴美人。(1分)《清平乐》中的“梅”:开在雪中受狂风摧残,零落难看。(1分) ②所表达的感情不同。《渔家傲》中的“醉”:梅花的娇美姿色使人欣赏,雪缀琼枝、月照梅花的清新意境使人迷恋,劝人饮醉,表达的是依恋梅花、欣喜春信的陶醉喜悦的感情。(1分)《清平乐》中的“醉”:年年都醉,但是伤心泪,是感伤自己天涯海角飘泊不定,感伤世事动荡变化、岁月流逝,而人生衰老。(1分)
(本题考查了比较鉴赏,分别从“意象”和“感情”方面进行了考查,回答时分条作答,意思对即可。)
(2)答案:①《渔家傲》的意境:淡雅、清新、宁静、玲珑、优美;(2分)
②《清平乐》的意境:冷落、萧索、沉郁、凄伤。(2分)
(本题主要考查了意境。注意题干中命题人的提示句:“怎样的意境”。意思对即可。)
11.(1)(使他们)天天有饭吃,年年有衣穿,嫁女、娶妻、生病、丧葬都予以资助。(总体意
思对2分,日:天天;岁:年年;赡:资助,各1分。)
(2)(范文正公)去世的时候,甚至没有钱财装殓,子孙们也没有钱财为他举办像样的丧事。他只是把救济贫寒、养活亲族的道义,留传给了孩子。(总体意思对2分,殁:去世;殓:装殓,人殓;遗:留给,各l分。)
附参考译文:
范文正公,苏州人,平时乐于用钱财帮助别人,选择那些关系亲近而贫穷、关系疏远而贤能的人,都予以帮助。当他贵重显达之时,购置近城保收的良田一千亩,称作义田,用来养育救济本家族的人们。使他们天天有饭吃,年年有衣穿,嫁女、娶妻、生病、丧葬都予以资助。选择家族中年长辈高而且贤德的人主管帐目,经常总计收入和支出。每天的饭,一人供给一升米;每年的衣服,每人分给一匹细绢。嫁闺女的发给五十千钱,闺女改嫁的发给三十千钱;娶儿媳妇的发给三十千钱,再娶的发给十五千钱;丧葬发给的费用和闺女再嫁的数目相同,孩子的丧事发钱十千。族人聚居的九十多口,义田每年收入供分配用的稻子八百斛,用它所收入的粮食,来供应在这里的聚居的族人,充裕有余而无枯竭之时。退居在家、等待职务的人予以供给,出仕为官的人则停止供给。这就是它的大致情况。
当初,范公还未贵重显迭时,就曾有过这种愿望,而无力实现长达二十年之久。后来做了西部边境的统帅,又入朝参与主持朝政,从此才开始有了俸禄赏赐的收入,而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志愿。他去世之后,后代的子孙修明他的事业,继承他的志向,和他在世的时候一样。他虽地位高俸禄多,却终生过着清贫的生活。逝世的时候,甚至没有钱财装殓,子孙们也没有钱财为他举办像样的丧事。他只是把救济贫寒、养活亲族的道义,留传给了孩子。
古时候晏平仲乘破车、驾瘦马。陈桓子说:“这是隐瞒君主的赏赐啊。”晏子回答说:“自从我显贵以后,父系的亲族,没有不坐车的人;母系的亲族,没有衣食不足的人;妻子的亲族,没有挨饿受冻的;齐国的士子,等待我的接济而点火做饭的有三百多人。像这样,是隐瞒君主的赏赐呢?还是彰明君主的赏赐呢?”于是齐君使用晏子的酒杯,罚桓子饮酒。我仰慕晏子好行仁德,齐君了解贤者,而桓子能认错服义。又仰慕晏子的仁德有亲疏层次之分,而言辞有井然的次序:先说父系亲族,后说母系亲族,再说妻子的亲族,最后才提到关系疏远的贤者。孟子说:“由爱自己的亲人而施仁德于民众.由对民众仁德而爱惜世间万物。”晏子的作为接近于这一点啊。现在从范文正公购置义田这件事来看,是比晏平仲还要贤明啊。他施行规模的久远和全面,恐怕是要超过晏子的。
啊!当今世上那些身居三公职位,享受万钟禄米的人,他们宅第的雄伟,车驾的华丽,歌妓的众多,妻儿的富有,仅是为满足自已一个人的私欲而已。本族的亲人不能登门的,难道还少吗?何况帮助疏远的贤者呢?地位在他们以下的是卿,是大夫,是士,禄米的充裕,享用的丰富,也仅是为满足自己一个人的私欲而已。本族的亲人,拿着破碗讨饭,成为沟中的
饿殍的,难道少吗?何况对于其他的人呢?这些人都是范文正公的罪人啊!
范文正公的忠义誉满朝廷,业迹流布边境,功名传遍天下,后代一定会有史官记载
的,我可以不用赘述了。惟独敬仰推崇他的道义,因而记叙“义田”之事以留赠世人。
10.D(是桓子误解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