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16分)2007年11月9―15日,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在新华网、人民网、国家发改委网站以及新浪、搜狐等网站上公布并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引起强烈反响。据初步统计,大约155万网民参加了此项调查。
材料一:根据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国家法定节假日由10天增加为11天,三个“黄金周”保留两个,取消一个,同时将除夕、清明、端午和中秋四个民族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
材料二:为调整好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国家有关部门一年多来组织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包括开展专题调研,召开多次座谈会,不断听取和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及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较为广泛地进行了民意调查。国家对法定节假日进行调整,最大的亮点就是民众成为政府决策的“参谋者”。
材料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现行放假制度也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缺乏传统文化特色,法定节假日安排缺乏中国特色。二是节假日安排过于集中。三是休假制度不够落实。因此,此次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调整方案的拟订体现了以下原则:一是法定休假日天数要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二是法定节假日安排要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三是节假日安排要尽量减少对经济社会运行影响和冲击;四是休假制度安排要体现社会公平,让全体公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五是法定节假日调整要充分考虑到国民旅游需求。
结合以上材料回答:
(1)假如向你征求“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的意见,你会通过哪些途径来反映?(4分)
(2)你认为国家调整法定节假日有何经济意义。(6分)
(3)请你从哲学的角度谈谈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的必要性。(6分)
常德市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检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