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8广东35)我国四川盆地是有名的雾区,重庆冬季无云的夜晚或早晨,几乎80%是雾日,有时终日不散,
有“雾都”之称。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资料一: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现象。雾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或清晨。
资料二:
辐射雾与平流雾的比较
|
概念与特征 |
形成形成条件 |
辐射雾 |
是由地面辐射冷却,使近地面大气降温而形成的雾。 多出现在冬半年晴朗、微风的夜间和清晨 |
①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充沛;②地面辐射使近地面气温降低,利于水汽凝结;③风力弱,近地面大气稳定,水汽积存下来;④有充足的凝结核 |
平流雾 |
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
海洋上四季皆可出现 |
①下垫面与暖湿空气的温差较大;②暖湿空气的湿度大;③适宜的风向(由暖向冷)和风速(2 - 7m/s);?④大气稳定 |
(1)辐射雾和平流雾中,具有明显季节性特征的是 雾。
(2)海洋上暖湿的空气流到冷的洋面上,一般形成 雾。
(3)气象谚语“十雾九晴”中的“雾”一般指 雾。
(4)重庆的雾大多属于辐射雾还是平流雾?分析形成原因。
答案 (1)辐射 (2)平流 (3)辐射
(4)辐射雾。形成原因:①位于我国的湿润区(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汽充足(空气湿润);②夜晚地面辐射强(夜晚温度低或夜晚降温快);③位于四川盆地,空气比较稳定(近地面水汽积存);④城市附近尘埃多,凝结核多。
解析 (1)从表格“概念与特征”一栏可以得出结论,辐射雾“出现在冬半年”,平流雾“海洋上四季皆可出现”。(2)(3)两题,根据两种雾的概念可以得出结论。(4)重庆位于四川盆地,盆地地形黑夜或早晨多形成逆温,地面温度低,水汽遇冷后凝结成雾,显然属于辐射雾。把重庆所在的区域特征与表格中的“形成条件”结合起来,进行恰当的描述即可。
20.(08江苏28)图A为“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图B为“甲、乙两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填表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其差异的主要原因。
气候特征 |
相同点 |
|
不同点 |
|
|
气候特征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
|
(2)分析甲地的气候特征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
(3)面对国际粮价上涨,请对乙地所在国提高粮食产量提出建议。
答案 (1)见下表:
气候特征 |
相同点 |
夏季高温多雨;降水季节变化大 |
不同点 |
甲地全年气温高(或乙地气温年较差大或乙地冬温低);甲地雨季短(或乙地雨季长) |
|
气候特征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
受不同季风环境影响(甲地主要因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乙地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甲地因地形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 |
(2)全年高温,作物生长期长;降水丰富,利于作物生长 易受干旱、洪涝灾害影响 (3)发展农业技术,提高粮食单产;保护耕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兴修水利,防灾减灾。
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位于德干高原,乙地位于我国的江南丘陵,两地的气候特征及其差异主要从气温和降水量方面分析。(2)应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分析提高我国粮食生产的措施主要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保护耕地、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