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按物理性质.物理变化.化学性质.化学变化的顺序将下列四句话排列①张阳同学早晨跑步沾水的湿衣服很快就变干了②李红同学长久不用的铅笔刀长满了铁锈③小丁发现铅笔中的“铅 能导电④我们爱喝的牛奶能转化成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893434[举报]
按物理性质、物理变化、化学性质、化学变化的顺序将下列四句话排列( )
①张阳同学早晨跑步沾水的湿衣服很快就变干了
②李红同学长久不用的铅笔刀长满了铁锈
③小丁发现铅笔中的“铅”能导电
④我们爱喝的牛奶能转化成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28、化学电池是一类重要的能源,按工作性质可分为:一次电池(例如干电池)和二次电池(可充电电池,例如铅酸蓄电池).请简要回答下列各空
(1)铅酸蓄电池放电时能量转变是
(2)宿迁经济开发区某铅酸电池厂生产电池用的是28%的稀硫酸,将浓硫酸稀释配制成该稀硫酸时,一定将
(3)使用铅酸蓄电池的电动车与使用汽油燃料的轻便摩托车相比,电动车不会产生
(4)废旧干电池中许多物质是可以回收利用的.某种型号干电池的剖面如图所示.现对干电池内的填充物(MnO2、C、可溶性糊状物和水)进行探究,请填空:
1取填充物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黑色不溶物.再经过
2取①中过滤得到的滤液,分为两份,一份加入烧碱溶液,加热产生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的水溶液pH>7,且常用作化肥,则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铅酸蓄电池放电时能量转变是
化学
能转变成
电
能.(2)宿迁经济开发区某铅酸电池厂生产电池用的是28%的稀硫酸,将浓硫酸稀释配制成该稀硫酸时,一定将
浓硫酸
沿器壁缓慢注入
水
中,并不断搅拌以防液体飞溅.(3)使用铅酸蓄电池的电动车与使用汽油燃料的轻便摩托车相比,电动车不会产生
一氧化碳、一氧化氮
等有害气体,但电池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是不容忽视的.(4)废旧干电池中许多物质是可以回收利用的.某种型号干电池的剖面如图所示.现对干电池内的填充物(MnO2、C、可溶性糊状物和水)进行探究,请填空:
1取填充物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黑色不溶物.再经过
灼烧
处理,即可得到纯净的MnO2;2取①中过滤得到的滤液,分为两份,一份加入烧碱溶液,加热产生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的水溶液pH>7,且常用作化肥,则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NH3
;另一份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滴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则可推知糊状物的化学式为
NH4Cl
.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你按要求填空.
(1)用化学式填空: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②未来的理想能源是
;
③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④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
(2)写出符合下列反映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
②水通电分解 ;
③利用氧化钙作食品干燥剂吸收水分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用化学式填空: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③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2)写出符合下列反映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②水通电分解
③利用氧化钙作食品干燥剂吸收水分
化学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性学习课上展示了一套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假设每步化学反应都完全,氧化铁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且杂质中不含铁).查阅资料:草酸在浓硫酸存在时加热发生如下反应:
H2C2O4
CO↑+CO2↑+H2O
通过讨论,同学们对这套装置有了多种认识.
(1)第一小组同学说:从实验安全和实验操作程序看,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先加热
(2)第二小组的同学说:用该实验装置可以检验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产物,其中B装置的作用
你证明D中有铁产生的2个方法是:;.
(3)第三小组的同学说:利用这套装置还可以测定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他们的测定方
法是:称量氧化铁样品的质量10.0g,样品与玻璃管的总质量为60.0g,完全反应并冷却后再称量玻璃管与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57.6g.则实验测得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4)第四小组同学说:利用这套装置还有另外测定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的方法:先称量氧化铁样品的质量,再分别称量E装置在反应前后的总质量,即可计算求得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但按此方法实际实验测定结果却偏大,分析造成偏大的原因可能是
(5)反思:要验证草酸分解有CO2生成,可以在装置A与B之间增加一个形如B内盛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H2C2O4
| ||
△ |
通过讨论,同学们对这套装置有了多种认识.
(1)第一小组同学说:从实验安全和实验操作程序看,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先加热
A
A
(填A或D)处,实验结束时,应先
先
(填先或后)停止D处的加热;从环保的角度讲,在E装置后还应对尾气进行处理,要处理尾气的原因是.(2)第二小组的同学说:用该实验装置可以检验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产物,其中B装置的作用
吸收A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
吸收A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
;E装置的作用检验并吸收D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
检验并吸收D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
;CO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
3CO2+2Fe
| ||
3CO+Fe2O3
3CO2+2Fe
,该反应
| ||
否
否
(填是、否)置换反应.你证明D中有铁产生的2个方法是:;.
(3)第三小组的同学说:利用这套装置还可以测定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他们的测定方
法是:称量氧化铁样品的质量10.0g,样品与玻璃管的总质量为60.0g,完全反应并冷却后再称量玻璃管与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57.6g.则实验测得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80%
80%
%.(4)第四小组同学说:利用这套装置还有另外测定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的方法:先称量氧化铁样品的质量,再分别称量E装置在反应前后的总质量,即可计算求得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但按此方法实际实验测定结果却偏大,分析造成偏大的原因可能是
B装置吸收CO2不充分(或E吸收了装置里空气中的CO2或者外界CO2进入的干扰)
B装置吸收CO2不充分(或E吸收了装置里空气中的CO2或者外界CO2进入的干扰)
.(5)反思:要验证草酸分解有CO2生成,可以在装置A与B之间增加一个形如B内盛
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
的洗气瓶;如果没有装置C,则测得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将不变
不变
(填偏大、偏小、不变).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及碳的氧化物进行了一系列拓展性探究学习.
【探究一】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拓展探究
(1)倾倒二氧化碳实验
甲、乙两同学将两瓶完全相同的足够的二氧化碳气体,分别以甲图、乙图的方式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请分析回答:
①甲同学用甲图的方式倾倒,观察到两根蜡烛是由下而上熄灭,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②乙同学用乙图的方式倾倒,观察到的结果是两根蜡烛都没有熄灭,请你联系学科知识分析,蜡烛没有熄灭的原因
(2)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硫溶解性对比实验
丙同学用相同的试管分别收集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做了如右图所示的对比实验,现象如图.分析该现象得到的结论是
【探究二】在学习了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后,小明对课本上实验进行如下改进:
将CuO和足量炭粉充分混合,平铺在反应管a中,在b瓶中盛足量澄清石灰水,按图连接仪器(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省略,下同).
实验开始时缓慢通入氮气,过一段时间后,加热反应管a,观察到管内有红色固体产生,b瓶的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氮气,直至反应管冷却.根据以上叙述回答问题:
(1)通N2的目的是
(2)写出b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
(4)小梅认为:木炭与氧化铜反应产生的气体中既有CO2,又有CO.为验证此猜想,小梅对上述装置做了如下改进并实验:
小梅观察到
小明认为小梅的实验不能证明木炭与氧化铜反应产生了CO2,其理由是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探究一】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拓展探究
(1)倾倒二氧化碳实验
甲、乙两同学将两瓶完全相同的足够的二氧化碳气体,分别以甲图、乙图的方式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请分析回答:
①甲同学用甲图的方式倾倒,观察到两根蜡烛是由下而上熄灭,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密度比空气大
密度比空气大
的性质. ②乙同学用乙图的方式倾倒,观察到的结果是两根蜡烛都没有熄灭,请你联系学科知识分析,蜡烛没有熄灭的原因
二氧化碳受热后密度变得比空气小,随着热气流上升,因此二氧化碳没有进入烧杯
二氧化碳受热后密度变得比空气小,随着热气流上升,因此二氧化碳没有进入烧杯
.(2)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硫溶解性对比实验
丙同学用相同的试管分别收集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做了如右图所示的对比实验,现象如图.分析该现象得到的结论是
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于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于二氧化碳
.该实验设计的思路:一是利用对比实验,二是利用气体溶于水使试管内压强减小
气体溶于水使试管内压强减小
的原理产生实验现象.【探究二】在学习了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后,小明对课本上实验进行如下改进:
将CuO和足量炭粉充分混合,平铺在反应管a中,在b瓶中盛足量澄清石灰水,按图连接仪器(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省略,下同).
实验开始时缓慢通入氮气,过一段时间后,加热反应管a,观察到管内有红色固体产生,b瓶的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氮气,直至反应管冷却.根据以上叙述回答问题:
(1)通N2的目的是
将反应管内的空气(或O2)排尽
将反应管内的空气(或O2)排尽
.(2)写出b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CO2+Ca(OH)2═CaCO3↓+H2O
.(3)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
不需要
不需要
.为什么?因为继续通入氮气,b瓶中的液体不会倒吸入a管
因为继续通入氮气,b瓶中的液体不会倒吸入a管
.(4)小梅认为:木炭与氧化铜反应产生的气体中既有CO2,又有CO.为验证此猜想,小梅对上述装置做了如下改进并实验:
小梅观察到
甲中有红色固体生成
甲中有红色固体生成
现象,证明了气体中的确含有CO.小明认为小梅的实验不能证明木炭与氧化铜反应产生了CO2,其理由是
因为甲中CO与CuO反应生成了CO2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不能证明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CO2
因为甲中CO与CuO反应生成了CO2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不能证明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CO2
.(5)本实验的尾气是否需处理?如需处理,请回答如何处理;如不需处理,请说明理由:需要,因为反应过程中有CO产生,可在尾气管口放上一个点燃的酒精灯
需要,因为反应过程中有CO产生,可在尾气管口放上一个点燃的酒精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