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B 17 C 18 AC 19 D 20 AB 2 1 AD 22D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541813[举报]
如图所示,两圆柱体A、B的半径均为r=0.2 m,圆柱体圆心间的距离s=1.6 m,在机械带动下,均以ω=8 rad/s的角速度顺时针旋转,两圆柱的轴平行且在同一水平面上,均匀木板放置在两个圆柱体上面,柱面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6.开始时,木板的重心恰在B的正上方.若木板由静止开始运动,则当它的重心恰好到达A的正上方时,经历的时间为(g取10 m/s2)
A.1 s B. s C.1.5 s D.2 s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以下是一位同学做“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的实验.
(1)下列的实验步骤是这位同学准备完成的,请你帮这位同学按操作的先后顺序,用字母排列出来是:
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数据(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结起来.
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
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刻度尺
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
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式.
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2)下表是这位同学探究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所测的几组数据:
①算出每一次弹簧伸长量,并将结果填在上表的空格内
②在如图的坐标上作出F-x图线.
③写出曲线的函数表达式.(x用cm作单位):
④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下列的实验步骤是这位同学准备完成的,请你帮这位同学按操作的先后顺序,用字母排列出来是:
C B D A E F
C B D A E F
.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数据(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结起来.
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
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刻度尺
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
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式.
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2)下表是这位同学探究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所测的几组数据:
弹力(F/N) | 0.5 | 1.0 | 1.5 | 2.0 | 2.5 |
弹簧原来长度(L0/cm) | 15 | 15 | 15 | 15 | 15 |
弹簧后来长度(L/cm) | 16.2 | 17.3 | 18.5 | 19.6 | 20.8 |
弹簧伸长量(x/cm) | 1.2 1.2 |
2.3 2.3 |
3.5 3.5 |
4.6 4.6 |
5.8 5.8 |
②在如图的坐标上作出F-x图线.
③写出曲线的函数表达式.(x用cm作单位):
F=0.43x
F=0.43x
④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0.43N/cm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0.43N/cm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直径为D的圆环是用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制成的,其阻值为R,图中A,B,…,H为圆环的等分点,A点固定,P为滑片,且滑片P能沿圆环滑动,并保持良好的接触,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当闭合电键S后,滑片P沿圆环顺时针滑动时,图中各表的示数会发生变化.甲、乙两同学按此电路图,分别做实验,并记下当滑片P在某些位置时各电表的示数.
表一甲同学测得实验数据
表二乙同学测得实验数据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1中的实验数据,请通过计算,分析完成表1中“位置A”下的空格.
(2)根据表1、表2中的实验数据,请通过比较、分析来说明甲、乙两同学测得的实验数据不同的原因: .
(3)根据(2)中的分析,请思考:当滑片P滑到G、A之间位置X时,则表2中“位置X”下的空格可能的数据(即各电表的示数)分别是
A.0.05A,0.75V,5.25V B.0.07A,1.05V,4.95V
C.0.16A,2.40V,3.60V D.0.25A,3.75V,2.25V.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表一甲同学测得实验数据
滑片P的位置 | 位置B | 位置C | 位置D | 位置E | 位置F | 位置x | 位置A |
电流表A的示数(A) | 0.25 | 0.20 | 0.18 | 0.17 | 0.18 | 0.19 | |
电压表V1的示数(V) | 3.75 | 3.00 | 2.70 | 2.55 | 2.70 | 2.85 | |
电压表V2的示数(V) | 2.25 | 3.00 | 3.30 | 3.45 | 3.30 | 3.15 |
滑片P的位置 | 位置B | 位置C | 位置D | 位置E | 位置F | 位置G | 位置x |
电流表A的示数(A ) | 0.24 | 0.17 | 0.13 | 0.11 | 0.09 | 0.08 | |
电压表V1的示数(V) | 3.60 | 2.55 | 1.95 | 1.65 | 1.35 | 1.20 | |
电压表V2的示数(V) | 2.40 | 3.45 | 4.05 | 4.35 | 4.65 | 4.80 |
(1)根据表1中的实验数据,请通过计算,分析完成表1中“位置A”下的空格.
(2)根据表1、表2中的实验数据,请通过比较、分析来说明甲、乙两同学测得的实验数据不同的原因:
(3)根据(2)中的分析,请思考:当滑片P滑到G、A之间位置X时,则表2中“位置X”下的空格可能的数据(即各电表的示数)分别是
A.0.05A,0.75V,5.25V B.0.07A,1.05V,4.95V
C.0.16A,2.40V,3.60V D.0.25A,3.75V,2.25V.
(2012?山西一模)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
(1)以下是一位同学准备完成的实验步骤.请你帮这位同学按操作的先后顺序.用字母排列出来:
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数据(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与刻度尺上的刻度“对齐
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刻度尺
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
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式.并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2)下表是这位同学探究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所测的几组数据:
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示的坐标上作出F-X图线;并写出曲线的函数表达式(F用N做单位):
(3)另一位同学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象上看,该同学没能完全按实验要求做,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是因为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以下是一位同学准备完成的实验步骤.请你帮这位同学按操作的先后顺序.用字母排列出来:
CBDAE
CBDAE
(填选项前的字母)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数据(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与刻度尺上的刻度“对齐
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刻度尺
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
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式.并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2)下表是这位同学探究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所测的几组数据:
弹力(F/N) | 0.5 | 1.0 | 1.5 | 2.0 | 2.5 |
弹簧原来长度(L0/cm) | 15 | 15 | 15 | 15 | 15 |
弹簧后来长度(L/cm) | 16.2 | 17.3 | 18.5 | 19.6 | 20.8 |
弹簧伸长量(x/cm) | 1.2 | 2.3 | 3.5 | 4.6 | 5.8 |
F=0.43x
F=0.43x
,其中常数的物理意义表示: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
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
(3)另一位同学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象上看,该同学没能完全按实验要求做,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是因为
弹力过大超过弹簧弹性限度
弹力过大超过弹簧弹性限度
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秤.应选弹簧甲
甲
(填“甲”或“乙”)以下是一位同学做“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的实验。
(1)下列的实验步骤是这位同学准备完成的,请你帮这位同学按操作的先后顺序,用字母排列出来是: 。
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数据(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结起来。
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
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刻度尺
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L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
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式.
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2)下表是这位同学探究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所测的几组数据:
弹力(F/N) | 0.5 | 1.0 | 1.5 | 2.0 | 2.5 |
弹簧原来长度(L0/cm) | 15 | 15 | 15 | 15 | 15 |
弹簧后来长度(L/cm) | 16.2 | 17.3 | 18.5 | 19.6 | 20.8 |
弹簧伸长量(x/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