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495374[举报]
6、B 7、C 8、A 9、D 10、B 11、D 12、A 13、C
26 . ( 13 分) ( 1 ) y的电子式: ( 2 分) 非极性( l 分)
( 2 ) 87 ( l 分)
( 3 ) C ( 1 分)
( 4 )碱( 1 分) NH3?H2O NH4+ + OH一(2分)
CO32― + H2O HCO3― + OH一( 2 分)
( 5 ) 2NH3 一 6e一+ 6OH― == N2 + 6H2O ( 2 分) 减小( 1 分)
27 . ( 16 分)
( 2 ) ① ⑥ (各 1 分,共 2 分。答 ③ 不扣分,其余有错扣 1 分)
( 3 )羟基( l 分)羧基( 1 分)
28 . ( 16 分) ( 1 ) FeS2 ( 2 分) 沸腾炉(1分)
( 2 )氯酸钾(或KClO3)( 1 分) 镁条(或 Mg ) ( 1 分)
防止产生的Cl2和H2混和发生爆炸( l 分),避免Cl2和NaOH反应,使生成的 NaOH不纯( 1 分)
( 4 ) 6Fe2+ +3ClO一+ 3 H2O == 2Fe(OH)3↓+3Cl―+ 4Fe3 + ( 2分)
( 5 ) I.不合理( 1 分),因为 SO2Cl2为液体,移走 SO2Cl2对反应体系中压强和气体浓度的影响不大(或对反应速率和 SO2Cl2的产率影响不大) ( l 分)
II.不合理( 1 分),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会降低 SO2Cl2的产率,但温度过低,反应速率很小,经济效益较低。因此,应选择适当的温度。( 2 分)
29.( 15 分)
( 1 )增大铜粉与氧接触面积, 使反应迅速、充分( 2 分)
( 2 ) N2 ( 1 分),排出 D中的空气(1分) 关闭 k3( 1 分) 打开 kl、 k2 ( 1 分)
( 3 ) 锥形瓶中玻璃管液面上升( 1 分)
( 4 )Cu 十2NO3―+ 4H + === Cu 2+ + 2NO2↑+ 2H2O ( 2 分)
( 5 ) 向下调节量气管(或及时关闭 k3 ) ( 1分,其它合理答案也可给分)
( 6 ) I . 0.0720 mol / L ( 2 分)
II.有( 1 分) E 装置中生成 100 mL 、0.0720 mol / L硝酸时产生的NO 约为 80.6mL, 而试管中原有 50 mL N2,二者之和小于139.00 mL ,说明生成 NO2 的同时有 NO 生成( 2 分)。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I.向编号为①②③的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 20%的蔗糖溶液,向试管②和③中加入0.5mL稀硫酸,并将这3支试管同时水浴加热约5min | 均无明显现象 |
II.取试管①和②,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至沸腾 | 均无明显现象 |
III.取试管③,先加入NaOH溶液调溶液pH至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至沸腾 | |
结论:证明蔗糖在稀硫酸作用下发生了水解反应 |
①试管a中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②试管b中盛放的试剂是
③若要把b中制得的乙酸乙酯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
④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也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描述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填序号)
a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
b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
c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
d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e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3)加热聚丙烯塑料得到的产物如表:
产物 | 氢气 | 甲烷 | 乙烯 | 丙烯 | 苯 | 甲苯 | 碳 |
质量分数(%) | 12 | 24 | 12 | 16 | 20 | 10 | 6 |
①试管A中的最终残余物为
②试管B收集到的产品中,有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该物质的一氯代物有
③锥形瓶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甲组:将铜粉投入盛有稀硫酸的容器中,无反应.向容器底部缓缓鼓入氧气,溶液慢慢变蓝色,若在溶液中放置些铂丝,反应速率明显加快.
乙组:Cu
| ||
△ |
| ||
△ |
丙组:Cu
硝酸银 |
氢氧化钠 |
稀H2SO4 |
丁组:Cu
| ||
△ |
(1)甲组实验用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求化工生产①原理科学;②能量消耗低;③原料利用率高;④无污染.则在四组方案中,
II.另一化学兴趣小组从化学手册上查得硫酸铜500℃以上按照下式分解:CuSO4
| ||
实验测得数据及有关结果如下;
①准确称取4.80g无水CuSO4;②实验结束时干燥管D总质量增加1.92g;③测得量筒F中水的体积,得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0mL.试回答下列问题:
(3)装置B的作用是
(4)装置C的作用是
(5)为减少测量气体体积引起的误差,应注意的事项有:
①装置内气体的温度应恢复到室温,②调节量筒使其液面与E装置中的液面持平,③
(6)通过计算,推断出该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 ||
甲组:将铜粉投入盛有稀硫酸的容器中,无反应.向容器底部缓缓鼓入氧气,溶液慢慢变蓝色,若在溶液中放置些铂丝,反应速率明显加快.
乙组:Cu
| ||
△ |
| ||
△ |
丙组:Cu
硝酸银 |
氢氧化钠 |
稀H2SO4 |
丁组:Cu
| ||
△ |
(1)甲组实验用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______;使反应变快的可能原因是______;从该反应器溶液(含有少量H2SO4以抑制水解)中取得产品的实验操作步骤应为______、______、过滤并洗涤晶体,取得产品后的残留物质可循环使用.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求化工生产①原理科学;②能量消耗低;③原料利用率高;④无污染.则在四组方案中,______组方案最好.
II.另一化学兴趣小组从化学手册上查得硫酸铜500℃以上按照下式分CuSO4
| ||
实验测得数据及有关结果如下;
①准确称取4.80g无水CuSO4;②实验结束时干燥管D总质量增加1.92g;③测得量筒F中水的体积,得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0mL.试回答下列问题:
(3)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
(4)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
(5)为减少测量气体体积引起的误差,应注意的事项有:______
①装置内气体的温度应恢复到室温,②调节量筒使其液面与E装置中的液面持平,③______
(6)通过计算,推断出该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甲组:将铜粉投入盛有稀硫酸的容器中,无反应.向容器底部缓缓鼓入氧气,溶液慢慢变蓝色,若在溶液中放置些铂丝,反应速率明显加快.
乙组:CuCuOCuSO4
丙组:CuCu(NO3)2Cu(OH)2CuSO4
丁组:CuCuSO4
(1)甲组实验用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使反应变快的可能原因是 ;从该反应器溶液(含有少量H2SO4以抑制水解)中取得产品的实验操作步骤应为 、 、过滤并洗涤晶体,取得产品后的残留物质可循环使用.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求化工生产①原理科学;②能量消耗低;③原料利用率高;④无污染.则在四组方案中, 组方案最好.
II.另一化学兴趣小组从化学手册上查得硫酸铜500℃以上按照下式分解:CuSO4CuO+SO2↑+SO3↑+O2↑为此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有关数据,并经计算确定该条件下CuSO4分解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实验测得数据及有关结果如下;
①准确称取4.80g无水CuSO4;②实验结束时干燥管D总质量增加1.92g;③测得量筒F中水的体积,得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0mL.试回答下列问题:
(3)装置B的作用是 .
(4)装置C的作用是 .
(5)为减少测量气体体积引起的误差,应注意的事项有:
①装置内气体的温度应恢复到室温,②调节量筒使其液面与E装置中的液面持平,③
(6)通过计算,推断出该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2分)I.下列是四组同学用铜制取硫酸铜晶体的方案:
甲组:将铜粉投入盛有稀硫酸的容器中,无反应。向容器底部缓缓鼓入氧气,溶液慢慢变蓝色,若在溶液中放置些铂丝,反应速率明显加快。
乙组: Cu CuO CuSO4
丙组: Cu Cu(NO3)2 Cu(OH)2 CuSO4
丁组: Cu CuSO4
(1)甲组实验用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
使反应变快的可能原因是 ;从该反应器溶液(含有少量H2SO4以抑制水解)中取得产品的实验操作步骤应为 、
过滤并洗涤晶体,取得产品后的残留物质可循环使用。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求化工生产①原理科学;②能量消耗低;③原料利用率高;④无污染。则在四组方案中, 组方案最好。
II.另一化学兴趣小组从化学手册上查得硫酸铜500℃以上按照下式分解:
CuSO4CuO+SO2↑+SO3↑+O2↑
为此他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有关数据,并经计算确定该条件下CuSO4分解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实验测得数据及有关结果如下;
①准确称取4.80g无水CuSO4;
②实验结束时干燥管D总质
量增加1.92g;③测得量筒F中水的体积,得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0mL。试回答下列问题:
(3)装置B的作用是 。
(4)装置C的作用是 。
(5)为减少测量气体体积引起的误差,应注意的事项有:
① 装置内气体的温度应恢复到室温,
② 调节量筒使其液面与E装置中的液面持平,
③ 。
(6)通过计算,推断出该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