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398803[举报]
【查阅资料】N2的制法有下列三种方案:
方案1:加热条件下,以NH3还原CuO可制得N2,同时获得活性铜粉.
方案2:加热NaNO2和NH4Cl的浓溶液制得N2.
方案3:将空气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粉获得较纯的N2.
【实验准备】以实验室常见仪器(药品)等设计的部分装置如图(有的夹持和加热仪器未画出).
![精英家教网](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403/38/9bb8b905.png)
【分析交流】
(1)若按方案1制得干燥、纯净的N2,且需要的NH3以生石灰和浓氨水作原料,整套制气装置按气流从左到右的顺序连接的顺序是(填写序号,下同)
(2)若以排水法收集N2,其中会混入水蒸气.但也不宜用排空气法,其原因是
(3)若以方案2制得N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4)上述三个方案中,制得的N2纯度最差的是
(10分)N2在诸多领域用途广泛。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在实验室制备较为纯净N2的方法,进行了认真的准备。请你参与交流与讨论。
【查阅资料】 N2的制法有下列三种方案:
方案1:加热NaNO2和NH4Cl的浓溶液制得N2。
方案2:加热条件下,以NH3还原CuO可制得N2,同时获得活性铜粉。
方案3:将空气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粉获得较纯的N2。
【实验准备】以实验室常见仪器(药品)等设计的部分装置如下图(有的夹持和加热仪器未画出)。
【分析交流】
⑴若以方案1制得N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
⑵若按方案2制得干燥、纯净的N2,且需要的NH3以生石灰和浓氨水作原料,整套制气装置按气流从左到右的顺序连接的顺序是(填写序号,下同) 。获得N2的反应原理是(写反应方程式) 。
⑶若以排水法收集N2,其中会混入水蒸气。但也不宜用排空气法,其原因是 。你提出的收集方法是 。
⑷上述三个方案中,制得的N2纯度最差的是 。在N2纯度要求不甚严格的情况下,有人建议将方案2和方案3结合使用,你认为其优点是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查阅资料】
①铁的常见氧化物
名称 | 化学式 | 色、态 | 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
氧化亚铁 | FeO | 黑色粉末 | w(Fe)=77.8% |
氧化铁 | Fe2O3 | 红棕色粉末(俗称铁红) | w(Fe)=70.0% |
四氧化三铁 | Fe3O4 | 黑色晶体(俗称磁性氧化铁) | w(Fe)=72.4% |
②草酸(乙二酸H2C2O4)在浓硫酸存在下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CO2↑+ CO↑+H2O
【实验准备】
①实验的装置图如下
②药品
a.草酸 b.工业铁红 c.NaOH溶液 d.澄清石灰水 e.浓硫酸 f.盐酸
【实验及数据】
取不同质量的样品进行实验,所得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 样品质量/g | 生成铁的质量/g |
1 | 4.00 | 2.91 |
2 | 8.00 | 7.00 |
3 | 10.00 | 7.27 |
4 | 12.00 | 8.72 |
5 | 14.00 | 10.18 |
6 | 16.00 | 11.63 |
【讨论与分析】
(1)兴趣小组的同学拟以纯净的CO还原铁的氧化物,所设计的实验装置中D、E、F应分别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其作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装置还有不完善之处,你建议改进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实验数据不难得出,有一组实验数据不可靠,该组数据是____________(填序号),该工业铁红所含杂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1)(19分)①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证明铁的金属性比铜强,他设计了如下几种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填序号)
A.铁片置于硫酸铜溶液中有铜析出;
B.铁、铜与氯气反应分别生成FeCl3、CuCl2;
C.铜片置于FeCl3溶液中,铜片逐渐溶解(2FeCl3+Cu=2FeCl2+ CuCl2)
D.铁片、铜片分别置于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铁片上有气泡产生,而铜片无气泡
E.常温下,分别将铁片和铜片置于浓硝酸中,铁片不溶解,而铜片溶解
②请你另设计一个能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实验。要求:
a.此方案的原理不同于上述任一合理方案;
b.在方框内绘出实验装置图并注明所需的药品;
c.写出实验过程中的主要实验现象并用相关化学用语解释现象
(2)学完原电池的相关知识后,甲组同学认为构成原电池必须有三个条件:①活动性不同的两极;②电解质溶液;③闭合回路。乙组同学对条件①提出异议,认为相同的两极也可以构成原电池,以下为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简图以及实验报告的部分内容。请仔细阅读实验报告,然后将实验报告补充完整并填在相应的横线上。装置中盐桥的作用之一是使整个装置构成闭合回路。
浓差电池与温差电池
一、【实验目的】
1、电池中两杯溶液及电极均相同,两杯溶液的浓度不同,可否形成原电池
2、电池中两杯溶液及电极均相同,两杯溶液的温度不同,可否形成原电池
3、电池中两杯溶液及电极均相同,研究两杯溶液的 对电池电压和电流的影响
4、电池中两杯溶液及电极均相同,研究两杯溶液的 对电池电压和电流的影响
二、【仪器与药品】略。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Ⅰ、实验方法:略。
Ⅱ、研究的步骤
㈠实验A:浓差电池
电解液均为硫酸铜,电极均为铜片:
1、甲烧杯中固定装入浓度 0.8 mol/L 的硫酸铜溶液。
2、乙烧杯中分別装入浓度 0.8 mol/L、0.4 mol/L 、0.2 mol/L、0.1 mol/L、0.05 mol/L、0.025 mol/L 的硫酸铜溶液。
3、使用铜片当电极。测量这六种组合电池的稳定电压及电流,将结果记录于表 1。
㈡实验B:温差电池
电解液均为硫酸铜,电极均为铜片:(步骤略,结果记录于表2)
四、【实验结果】
实验A:浓差电池 :表1
甲杯硫酸铜浓度 mol/L |
0.8 |
0.8 |
0.8 |
0.8 |
0.8 |
0.8 |
乙杯硫酸铜浓度 mol/L |
0.8 |
0.4 |
0.2 |
0.1 |
0.05 |
0.025 |
两杯溶液浓度差值 |
0 |
0.4 |
0.6 |
0.7 |
0.75 |
0.775 |
电压 mV |
0 |
6 |
12 |
16 |
22 |
26 |
电流 mA |
0 |
0.02 |
0.04 |
0.06 |
0.07 |
0.08 |
实验B:温差电池:表2
甲杯硫酸铜温度℃ |
19 |
19 |
19 |
19 |
19 |
19 |
乙杯硫酸铜温度℃ |
19 |
29 |
39 |
49 |
59 |
69 |
两杯溶液温差℃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电压 mV |
0 |
6.1 |
12 |
20[来源:] |
27 |
34 |
电流 mA |
0 |
0.025 |
0.047 |
0.07 |
0.15 |
0.18 |
五、【讨论】
1、浓差电池:若硫酸铜浓差电池放电较长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甲杯高浓度的溶液颜色逐渐变浅,而乙杯颜色变深,而电压也逐渐下降,同时可观察到甲杯中铜片表面有铜析出。
这说明:甲杯中的电极反应式为
乙杯中的电极反应式为
电池放电一段较长时间后电压下降的原因:
2、温差电池(略)
六、【结论】
由上述【实验结果】可得结论:
实验A: [来源:学&科&网Z&X&X&K]
实验B:(略)
甲、乙两小组同学给你什么启示: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19分)①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证明铁的金属性比铜强,他设计了如下几种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填序号)
A.铁片置于硫酸铜溶液中有铜析出; |
B.铁、铜与氯气反应分别生成FeCl3、CuCl2; |
C.铜片置于FeCl3溶液中,铜片逐渐溶解(2FeCl3+Cu=2FeCl2+ CuCl2) |
D.铁片、铜片分别置于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铁片上有气泡产生,而铜片无气泡 |
②请你另设计一个能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实验。要求:
a.此方案的原理不同于上述任一合理方案;
b.在方框内绘出实验装置图并注明所需的药品;
c.写出实验过程中的主要实验现象并用相关化学用语解释现象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6f/a/15lhx2.jpg)
(2)学完原电池的相关知识后,甲组同学认为构成原电池必须有三个条件:①活动性不同的两极;②电解质溶液;③闭合回路。乙组同学对条件①提出异议,认为相同的两极也可以构成原电池,以下为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简图以及实验报告的部分内容。请仔细阅读实验报告,然后将实验报告补充完整并填在相应的横线上。装置中盐桥的作用之一是使整个装置构成闭合回路。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87/1/1qxsr2.jpg)
浓差电池与温差电池
一、【实验目的】
1、电池中两杯溶液及电极均相同,两杯溶液的浓度不同,可否形成原电池
2、电池中两杯溶液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24/5/bpzih3.gif)
3、电池中两杯溶液及电极均相同,研究两杯溶液的 对电池电压和电流的影响
4、电池中两杯溶液及电极均相同,研究两杯溶液的 对电池电压和电流的影响
二、【仪器与药品】略。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Ⅰ、实验方法:略。
Ⅱ、研究的步骤
㈠实验A:浓差电池
电解液均为硫酸铜,电极均为铜片:
1、甲烧杯中固定装入浓度 0.8 mol/L 的硫酸铜溶液。
2、乙烧杯中分別装入浓度 0.8 mol/L、0.4 mol/L 、0.2 mol/L、0.1 mol/L、0.05 mol/L、0.025 mol/L 的硫酸铜溶液。
3、使用铜片当电极。测量这六种组合电池的稳定电压及电流,将结果记录于表 1。
㈡实验B:温差电池
电解液均为硫酸铜,电极均为铜片:(步骤略,结果记录于表2)
四、【实验结果】
实验A:浓差电池:表1
甲杯硫酸铜浓度 mol/L | 0.8 | 0.8 | 0.8 | 0.8 | 0.8 | 0.8 |
乙杯硫酸铜浓度 mol/L | 0.8 | 0.4 | 0.2 | 0.1 | 0.05 | 0.025 |
两杯溶液浓度差值 | 0 | 0.4 | 0.6 | 0.7 | 0.75 | 0.775 |
电压 mV | 0 | 6 | 12 | 16 | 22 | 26 |
电流![]() | 0 | 0.02 | 0.04 | 0.06 | 0.07 | 0.08 |
甲杯硫酸铜温度℃ | 19 | 19 | 19 | 19 | 19 | 19 |
乙杯硫酸铜温度℃ | 19 | 29 | 39 | 49 | 59 | 69 |
两杯溶液温差℃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电压 mV | 0 | 6.1 | 12 | 20 | 27 | 34 |
电流 mA | 0 | 0.025 | 0.047 | 0.07 | 0.15 | 0.18 |
1、浓差电池:若硫酸铜浓差电池放电较长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甲杯高浓度的溶液颜色逐渐变浅,而乙杯颜色变深,而电压也逐渐下降,同时可观察到甲杯中铜片表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8e/6/rnoue3.gif)
这说明:甲杯中的电极反应式为
乙杯中的电极反应式为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99/f/zzyab2.gif)
电池放电一段较长时间后电压下降的原因:
2、温差电池(略)
六、【结论】
由上述【实验结果】可得结论:
实验A: [来源:学&科&网Z&X&X&K]
实验B:(略)
甲、乙两小组同学给你什么启示: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