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Cu = Cu2S(s) , △H2 =?79.5kJ/mol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315012[举报]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D

A

B

C

D

B

C

B

D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AC

AD

AB

C

D

C

AD

B

C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34分)

19.(14分)

(1)烧杯、玻璃棒,过滤,换过滤器并重新进行过滤操作(4分,每空1分)

(2)NaOH、Na2CO3(2分)  (其他合理的试剂也可给分)

(3)NaOH  , C (2分,各1分)

(4)除去NaOH和Na2CO3(2分)  

(5)蒸发皿,蒸发皿中有大量固体析出(2分,各1分)

(6)加快沉淀生成  , 5.61×10―8 mol?L―1。(2分,各1分) ]

20.(7分)

(1)掩蔽Fe3+,防止造成偏大的误差(1分)

(2)提供酸性条件,抑制Cu2+的水解(1分)

(3)防止空气中的氧气与碘化钾反应(1分)

(4)2Cu2++4I=2CuI↓+I2  (2分)

(5)ω(Cu)= 64CV/1000a×100% (2分)

21.(13分)                     (1分)

⑴(2分)测定pH 或滴加Na2CO3溶液 或将甲酸滴加到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不能用Na,其它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⑵(2分)测定HCOONa溶液的pH;或将等pH的HCOOH溶液和HCl溶液稀释相同倍数,测其pH的变化;或比较等浓度甲酸和盐酸的导电性等(合理均可给分)

⑶(2分)出现银镜,由于羟基对醛基的影响,导致甲酸中的醛基不具有典型醛基的性质(1分。羧基中C原子和2个O原子之间形成1个大л键,而使甲酸分子中的醛基性质不太典型);或答稀氨水量不足,使甲酸与银氨溶液混合后仍显酸性(1分)

⑷ ① 甲酸在浓硫酸的作用下脱水生成CO和H2O(2分)  

②(4分)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34分)

22.(9分)(每空各1分)

(1)氮气 ,氮化硅(化学式同样给分)

(2)K=[c(CO)]6/[c(N2)]2 

(3)< , 减小,6 mol•L-1.min‑1    

(4)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 , t3∽t4  

(5)50%       (3分)

23.(11分)

(1)D (1分)

(2)Cu (1分)

(3)H2 (1分) ;①随着反应进行生成铝离子浓度增大,水解程度增大,产生H+的浓度增大;②该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反应加快; ③铜与铝构成原电池,加快铝溶解。(3分)

(4)A、B、D (3分)

(5)A(1分),电解质性质(合理解答同样给分)  (1分)

24.(12分)

(2)2Cu+O2+2H2SO4 = 2CuSO4+2H2O      Cu+H2O2+H2SO4== CuSO4+2H2O

(3)△H4 =?193.33kJ/mol

(4)3,16,3, 3,10 , 8H2O      6m2-5m1                  ( 每空2分,共12分)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9分)

25.(9

⑴          (或          ),                              (2分,各1分)

⑵                                                                 (1分)

(1分)

⑶ ④、⑤、⑥              (写对一个得一分,错一个扣一分,扣完为止,3分)

⑷ ①、③                                                    (2分,各1分)

 

六.(二选一,各为10分)

26.(10分)

(1)CH2OHCH2CHO (2分)

(2)3(1分),路线3以可再生资源淀粉为原料,路线1、2的原料为石油产品,而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1分)

(3)(2分) (注意:高分子写有端基原子?H 与 ?OH 都正确)

 

(4)

(1分)                                          (1分)

 

                                                  (2分,每步给1分)

27.( 10分)

(1)0.93~1.57    (1分)

(2)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小    (1分)

(3)sp2   (1分),Cl (1分)

(4)因为四氯化硅与水发生反应(强烈水解)产生大量的氯化氢气体,氯化氢与氨气化合产生大量的白烟,起隐蔽作用;SiCl4 +4H2O == 4HCl↑+ H4SiO4  , NH3+HCl=NH4Cl (3分)

(5)Al元素和Cl元素的电负性差值为1.55<1.7,所以形成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

将氯化铝加热到熔融态,进行导电性实验,如果不导电,说明是共价化合物。(3分)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研究Cu与浓H2SO4的反应和比较Cu的+1价化合物与+2价化合物的稳定性,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方案(装置中的固定仪器和酒精灯均未画出)实验选用细铜丝、98.3%H2SO4、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CCl4、NaOH溶液等药品,铜丝被卷成螺旋状,一端投入浓H2SO4中,另一端露置在液面上方.

以下是该学习小组部分交流记录及后续探究实验的记录.
材料一:小组交流记录
学生1:加热前,无现象发生;加热后,液面下铜丝变黑,产生气泡,有细小黑色颗粒状物质从铜丝表面进入浓硫酸中,黑色物质是什么?值得探究!
学生2:我也观察到黑色颗粒状物质,后来逐渐转变为灰白色固体,我想该灰白色固体极有可能是未溶于浓硫酸的CuSO4
学生3:你们是否注意到液面以上的铜丝也发黑,而且试管上部内壁有少量淡黄色S固体凝聚,会不会液面以上的铜丝与硫发生了反应,我查资料发现:2Cu+S
 V 
.
 
Cu2S(黑色)
材料二、探究实验剪辑
实验1:将光亮的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变黑,然后插入稀硫酸中,铜丝重新变得光亮,溶液呈蓝绿色;将光亮的铜丝置入加热的硫蒸气中变黑,然后插入稀硫酸中无变化.
实验2:截取浓硫酸液面上方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中无变化;将浓硫酸液面下方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黑色明显变浅,溶液呈蓝绿色.
实验3:将溶液中的黑色颗粒状物质,经过滤、稀硫酸洗、蒸馏水洗、干燥后放入氧气流中加热,然后冷却,用电子天平称重发现质量减小10%左右.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A试管上方的长导管的作用是;
导气、冷凝、回流
导气、冷凝、回流
;D、E两支试管中CCl4
的作用是
防止倒吸
防止倒吸

(2)加热过程中,观察到A试管中出现大量白色烟雾,起初部分烟雾在试管上部内壁析出淡黄色固体物质,在持续加热浓硫酸(沸腾)时,淡黄色固体物质又慢慢地消失.写出淡黄色固体消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S+2H2SO4(浓)
  △  
.
 
3SO2↑+2H2O
S+2H2SO4(浓)
  △  
.
 
3SO2↑+2H2O

(3)对A试管中的浓H2SO4和铜丝进行加热,很快发现C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但始终未见D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或沉淀.学生1猜想是由于SO2溶解度较大,生成了Ca(SHO32的缘故.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学生1的猜想
取样后,向其中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其他答案也合理)
取样后,向其中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其他答案也合理)

(4)根据上述研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液面下方铜丝表面的黑色物质成分是:
CuO、CuS、Cu2S
CuO、CuS、Cu2S
.(写化学式)
(5)学生2将反应后的反应液稀释后进行检验,发现溶液呈酸性,对比,学生2提出猜想是: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铜水解使溶液呈酸性,请写出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u2++H2OCu(OH)2+2H+
Cu2++H2OCu(OH)2+2H+

你的猜想是:
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实验中硫酸过量使溶液显酸性
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实验中硫酸过量使溶液显酸性

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以验证你的猜想:
取稀释后的溶液适量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铁粉,若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证明硫酸过量(其他答案也合理)
取稀释后的溶液适量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铁粉,若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证明硫酸过量(其他答案也合理)

(6)该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Cu的+1价化合物和+2价化合物的稳定性,他们取98gCu(OH)2固体,加热至80℃-100℃时,得到黑色固体粉末,继续加热到1000℃以上,黑色粉末全部变成红色粉末X.冷却后称量,X的质量为72g.向X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得到蓝色溶液,同时观察到容器中还有红色固体存在,据此可推得,X的化学式为
Cu2O
Cu2O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高于100°C时Cu2O比CuO稳定,在溶液中Cu2+比Cu+稳定
高于100°C时Cu2O比CuO稳定,在溶液中Cu2+比Cu+稳定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