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287652[举报]
某学校同学进行乙醇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学习,以下为他们的学习过程。
(一)结构分析
(1)写出乙醇的结构式 ;官能团的电子式 。
(二)性质预测
(2)对比乙醇和乙烷的结构,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乙醇分子中氧原子吸引电子能力较强,预测在一定条件下分子中 键(填写具体共价键)容易发生断裂。为此,他们查阅了相关资料,获得了以下乙醇性质的部分事实。
|
下列关于乙醇结构和性质的分析、理解错误的是
A.-OH对-C2H5的影响使乙醇与钠的反应比水与钠的反应速率慢ks5u
B. 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170℃时脱水生成乙烯的反应为消去反应
C. 乙醇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上有3个吸收峰,其强度之比为3︰2︰1,与钠反应的是
吸收强度最小的氢原子
D. 乙醇与甲醚互为官能团异构体
(三)设计方案、进行实验
甲同学用4mL 95%的乙醇、8mL90%浓硫酸、
6g溴化钠研究乙醇转化为溴乙烷的反应。右图
是他设计的实验装置图(已省略部分夹持仪器)。
请回答有关问题。
(3)预计实验时装置Ⅰ主要发生两个反应,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①2NaBr + H2SO4 2HBr + Na2SO4,
②
(4)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反应后期烧瓶内液体颜色变棕黑,U形管右边与大气相通的导管口产生大量有刺激性气味的白雾,U形管内有少量淡黄色液体,该液体的有机成分是 。若要获得纯净的溴乙烷,方法是:实验结束后 。
(四)反思与改进
(5)乙同学认为:实验所用浓硫酸必须进行稀释,目的是 (填字母),稀释后的浓硫酸应放在 (填实验仪器名称)中。
A.减少HBr的挥发 B.防止浓硫酸分解产生SO2
C.减少副产物乙烯和乙醚的生成 D.减少Br2的生成
(6)丙同学提出应该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请为两部分装置选择正确的措施:
A.不作改变 B.保留酒精灯加热,增加温度计且温度计水银球插入反应液中
C.水浴加热 D.冰水混合物冷却
装置Ⅰ ;装置Ⅱ 。请你再提出一条改进措施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2)A→C的变化为-OH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C,C和D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
故答案为:消去反应;C和D.
(3)A中含有-OH,在催化剂条件下可被氧化生成-CHO,反应的方程式为
![精英家教网](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05/20131121/201311210917338747510.png)
,
故答案为:
![精英家教网](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05/20131121/201311210917338747510.png)
;
(4)C中含有C=C,可发生加聚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
![精英家教网](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05/20131121/201311210917339687617.png)
,
故答案为:
![精英家教网](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05/20131121/201311210917339687617.png)
.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06/56/46265322.png)
请回答下列问题:
(l)甲中不含氧原子的官能团的名称是
已知RCH2COOH
| ||
红磷(少许) |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06/56/3e45eae1.png)
下面是制备甲的合成路线:
A
Cl2 |
红磷(少许) |
C |
(Mt=150.5) |
①写出C→甲反应所加试剂、反应条件和反应类型:
②用系统命名法给A命名并写出B的结构简式;A的名称: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06/56/33364c28.png)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06/56/33364c28.png)
(2)聚乙二醇在医药、化妆品等行业中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写出由化合物乙为单体合成的聚乙二醇的结构简式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06/56/42503c60.png)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06/56/42503c60.png)
(3)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06/56/1dc64b9a.png)
催化剂 |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06/56/6bd9712d.png)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06/56/9507191f.png)
催化剂 |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06/56/5a3aab49.png)
利用上述信息,以苯、乙烯、氯化氢为原料经兰步反应合成丙,其中属于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07/90/25c53436.png)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07/90/25c53436.png)
(4)化合物丁仅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为110.丁与FeCl3溶液作用显特征颜色,且丁分子中烃基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则丁的结构简式为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08/25/c36bdb51.png)
填写下列空白:
(1)甲中不含氧原子的官能团是
a.Br2/CCl4溶液 b.石蕊溶液 c.酸性KMnO4溶液
(2)甲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写出其中一种不含甲基的羧酸的结构简式:
(3)淀粉通过如图所示转化可以得到乙(其中A-D均为有机物):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08/25/c7fb93c5.png)
A的分子式是
水 |
水 |
(4)已知: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08/25/d1ecc580.png)
利用上述信息,以苯、乙烯、氯化氢为原料经三步反应合成丙,其中属于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202/56/88f6fa7f.png)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202/56/53082ca2.png)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202/56/88f6fa7f.png)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202/56/53082ca2.png)
(5)化合物丁仅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为110.丁与FeCl3溶液作用显现特征颜色,且丁分子中烃基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则丁的结构简式为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202/56/14b734b7.png)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202/56/14b734b7.png)
![](http://thumb.zyjl.cn/pic1/upload/papers/g05/20111202/2011120211022915616939.gif)
![](http://thumb.zyjl.cn/pic1/upload/papers/g05/20111202/201112021102291713296.gif)
(1)X的分子式是________。
(2)物质G在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呈现_______种峰。
(3)阿司匹林分子结构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②、③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反应④和⑤的化学方程式: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
(6)
![](http://thumb.zyjl.cn/pic1/upload/papers/g05/20111202/201112021102291711348.gif)
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属于酯类;b.遇FeCl3溶液显紫色;c.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
(7)请用合成反应流程图表示出由
![](http://thumb.zyjl.cn/pic1/upload/papers/g05/20111202/201112021102292341238.gif)
![](http://thumb.zyjl.cn/pic1/upload/papers/g05/20111202/201112021102293281306.gi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