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1:3 B. 3:1 C.2:1 D. 1:2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28747[举报]
A.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的不带电绝缘小物块B静止在b点,绝缘水平轨道abc与绝缘光滑圆弧轨道cd平滑连接,d为cd轨道的最高点.质量为m、电量为+q的小物块A以初速度自a点开始水平向右运动,到达b点与小物块B发生正碰,碰撞后A、B粘合在一起不再分离.与此同时,在分界面bb'与分界面cc'之间的空间内附加一水平向左的电场,设小物块AB进入电场时为t=0时刻,电场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场强,,a、b两点距离为l,电场的宽度为 ,d点高度为l,小物块A、B与水平轨道的动摩擦因数μ=0.5,其余摩擦不计,小物块A、B均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求:
(1)小物块A到达b点即将与小物块B碰撞前的速度vA大小.
(2)自小物块A从a点开始运动到小物块A、B第一次离开电场,试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摩擦力对小物块A、B做的总功Wf与L的关系
(3)判断小物块AB能否上滑到cd轨道的d点.
B.如图丙所示,a、b两滑块原来紧靠在一起,静止在水平面上的A点,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m、2m,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B点为圆轨道的最低点,A、B之间的距离为5R.现在a、b在某种内力的作用下突然分开,a以的速度由A点开始向B点滑行,并滑上光滑的半径为R的 圆弧BC,在C点正上方有一离C点高度也为R的旋转平台,沿平台直径方向开有两个离轴心距离相等的小孔P、Q,旋转时两孔均能达到C点的正上方.若滑块滑过C点后从P孔上升又恰能从Q孔落下,求
(1)分开后b球获得的速度vb
(2)滑块a在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3)滑块上升至P点时的速度vP
(4)平台转动的角速度ω应满足什么条件?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小物块A到达b点即将与小物块B碰撞前的速度vA大小.
(2)自小物块A从a点开始运动到小物块A、B第一次离开电场,试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摩擦力对小物块A、B做的总功Wf与L的关系
(3)判断小物块AB能否上滑到cd轨道的d点.
B.如图丙所示,a、b两滑块原来紧靠在一起,静止在水平面上的A点,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m、2m,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B点为圆轨道的最低点,A、B之间的距离为5R.现在a、b在某种内力的作用下突然分开,a以的速度由A点开始向B点滑行,并滑上光滑的半径为R的 圆弧BC,在C点正上方有一离C点高度也为R的旋转平台,沿平台直径方向开有两个离轴心距离相等的小孔P、Q,旋转时两孔均能达到C点的正上方.若滑块滑过C点后从P孔上升又恰能从Q孔落下,求
(1)分开后b球获得的速度vb
(2)滑块a在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3)滑块上升至P点时的速度vP
(4)平台转动的角速度ω应满足什么条件?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A.B两列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右图所示,
经过t=TA时间(TA为波A的周期),两波再
次出现如图波形,则两波的波速之比VA:VB
可能是 ( )
A.1:3 B.1:2
C.2:1 D.3:1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A.B两列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右图所示,
经过t=TA时间(TA为波A的周期),两波再
次出现如图波形,则两波的波速之比VA:VB
可能是 ( )
A.1:3 B.1:2
C.2:1 D.3:1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如图1所示是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个小钢球的直径的示数,此读数应是
[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 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m/s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2所示.把第一个点记作O,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点,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62.99cm、70.18cm、77.76cm、(85.73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时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
[3]将满偏电流Ig=300μA、内阻未知的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并进行核对.
(1)利用如下图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流表的内阻(图中电源的电动势E=4V ):先闭合S1,调节R,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再闭合S2,保持R不变,调节R′,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
,读出此时R′的阻值为200Ω,则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Rg=
(2)将该表改装成量程为3V的电压表,需
(3)把改装好的电压表与标准电压表进行核对,试在答题卡上画出实验电路图和实物连接图.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8.600mm
8.600mm
.[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 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m/s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2所示.把第一个点记作O,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点,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62.99cm、70.18cm、77.76cm、(85.73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时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
7.62
7.62
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7.56
7.56
J.(取三位有效数字)[3]将满偏电流Ig=300μA、内阻未知的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并进行核对.
(1)利用如下图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流表的内阻(图中电源的电动势E=4V ):先闭合S1,调节R,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再闭合S2,保持R不变,调节R′,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
2 | 3 |
400
400
Ω.(2)将该表改装成量程为3V的电压表,需
串联
串联
(填“串联”或“并联”)阻值为R0=9900
9900
Ω的电阻.(3)把改装好的电压表与标准电压表进行核对,试在答题卡上画出实验电路图和实物连接图.
Ⅰ.如图1测量一小段金属丝的直径和长度,得到如下情形,则这段金属丝直径 mm,长度是 cm.
Ⅱ.(1)如图2所示为一种测量电源电动势的电路原理图.E为供电电源,ES为标准电源,EX为待测电源,RP是限流电阻,R0是电流表的保护电阻,AB是均匀电阻丝,长度为L.闭合S1进行测量时,先将S2合到“1”位置,移动C至C1处时,恰好使电流表指针指零,测得AC1=
L;再将S2合到“2”位置,移动C至C2处时,恰好又使电流表指针指零,测得AC2=
L.请你根据这些信息,结合所学过的有关物理知识回答:
①本实验对供电电源的要求是E ES和EX( 填“<”,“=”或“>”);
②你认为该实验中电流表最好应选用 (填“安培表”,“毫安表”,“微安表”,“灵敏电流计”);
③本次实验测得的EX= ES.
(2)用如图3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提供的器材为
(A)干电池两节,每节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V,内阻未知
(B)直流电压表V1、V2,内阻很大
(C)直流电流表A,内阻可忽略不计
(D)定值电阻R0,阻值未知,但不小于5Ω
(E)滑动变阻器
(F)导线和开关
某同学利用该电路完成实验时,由于某根导线发生断路故障,因此只记录了一个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描在了坐标纸上作出U--I图,如图4所示.由图象可知,该同学测得两节干电池总的电动势值为 V,总内阻为 Ω.由计算得到的数据可以判断能够正确示数的电压表应为表 (选填“V1”或“V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Ⅱ.(1)如图2所示为一种测量电源电动势的电路原理图.E为供电电源,ES为标准电源,EX为待测电源,RP是限流电阻,R0是电流表的保护电阻,AB是均匀电阻丝,长度为L.闭合S1进行测量时,先将S2合到“1”位置,移动C至C1处时,恰好使电流表指针指零,测得AC1=
1 |
3 |
1 |
2 |
①本实验对供电电源的要求是E
②你认为该实验中电流表最好应选用
③本次实验测得的EX=
(2)用如图3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提供的器材为
(A)干电池两节,每节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V,内阻未知
(B)直流电压表V1、V2,内阻很大
(C)直流电流表A,内阻可忽略不计
(D)定值电阻R0,阻值未知,但不小于5Ω
(E)滑动变阻器
(F)导线和开关
某同学利用该电路完成实验时,由于某根导线发生断路故障,因此只记录了一个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描在了坐标纸上作出U--I图,如图4所示.由图象可知,该同学测得两节干电池总的电动势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