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27395[举报]
1.D 2.C 3.D 4.B 5.B 6.D 7.C 8.C 9.D 10.B
11.B 12.D 13.D 14.C 15.B 16.D 17.A 18.B 19.D 20.B
21(共7分).(1)略 (1分)
极性 (1分) (2) H2O2H++HO2- (1分)
H2O2+2OH-=O22-+2H2O(1分)
(3)H2O2+SO2=2H++SO42-(2分)
(4)ABC(1分)
22(共7分).(1)MgO 、C (1分) MgO(1分)
(2)小(1分), 在液态水中,几个水分子间存在氢键,在冰中,水分子大范围地以氢键相互 联结,形成相当疏松的晶体,使体积膨胀,密度减小。(1分)
(3) 4NH3+5O2=4NO+6H2O (1分) 2NH3 + 3CuO3Cu + 3H2O + N2(2分)
23.(共9分)(1)①两支试管中都产生大量气泡,但盛NaHCO3的试管中反应速率要快得多(1分)
②约为53/42;(1分) ③不正确 (1分)
⑵ ①《NaHCO3、Na2CO3 和盐酸反应过程中热效应的研究》(1分)
②托盘天平(1分)、温度计;(1分)
a吸热(1分) b:放热 (1分) c:NaHCO3溶解和NaHCO3与盐酸反应(1分)
24.(共14分)(1)Fe2O3 (1分) (2)D(1分)
(3)①氢氧化铁胶体,(1分)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溶液变成黄色且有气泡产生(1分)Fe3+ + 3SCN- == Fe(SCN)3 (1分)
Ba2+ + SO42- == BaSO4↓(1分)
②Fe3+与SO32-同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和双水解反应(2分)
③2Fe3+ + 3CO32- + 3H2O == 2Fe(OH)3↓+ 3CO2↑(2分)
④SO32-有较强的还原性,CO32-没有还原性(1分);SO32-水解能力较CO32-小(1分)
(4)4-21mO
2mFe
(2分)
25.(共8分)(1)so2(1分)
(2)30(2分)
(3)CaC2+2H2O→Ca(OH)2+C2H2(2分)
(4)N2\CO\C2H4(各1分)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03/14/de0b18a3.png)
(1)烧杯间填满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2)大烧杯上若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3)如下图所示,仪器A的名称是
(4)实验中改用80mL 0.50mol/L盐酸跟100mL 0.55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所求中和热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6)理论上稀强酸、稀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57.3kJ的热量,写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1 |
2 |
1 |
2 |
1 |
2 |
1 |
2 |
(16分)50mL 0.50mol/L盐酸跟50mL 0.55 mol/L NaOH溶液在右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反应热。
(1)烧杯间填满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
(2)大烧杯上若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 “偏小”、“无影响”)
(3)如下图所示,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在实验过程中,如果不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直接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则测得的△H -57.3KJ/mol(填“>”、“<”或“=”);
(4)实验中改用80mL 0.50mol/L盐酸跟100mL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
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 。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6)理论上稀强酸、稀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57.3kJ的热量,写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16分)50mL 0.50mol/L盐酸跟50mL 0.55 mol/L NaOH溶液在右图所示的装置 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反应热。
(1)烧杯间填满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
(2)大烧杯上若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 “偏小”、“无影响”)
(3)如下图所示,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在实验过程中,如果不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直接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则测得的△H -57.3KJ/mol(填“>”、“<”或“=”);
(4)实验中改用80mL 0.50mol/L盐酸跟100mL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
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 。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6)理论上稀强酸、稀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57.3kJ的热量,写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烧杯间填满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
(2)大烧杯上若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 “偏小”、“无影响”)
(3)如下图所示,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在实验过程中,如果不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直接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则测得的△H -57.3KJ/mol(填“>”、“<”或“=”);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4/201408241341342252980.jpg)
(4)实验中改用80mL 0.50mol/L盐酸跟100mL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
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 。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6)理论上稀强酸、稀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57.3kJ的热量,写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精英家教网](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11/32/3ff222a5.png)
起始温度t1/℃ | 终止温度t2/℃ | 温度差 (t2-t1)/℃ | |||
HCl | NaOH | 平均值 | |||
1 | 25.5 | 25.0 | 25.25 | 28.5 | 3.25 |
2 | 24.5 | 24.2 | 24.45 | 27.6 | 3.15 |
3 | 25.0 | 24.5 | 24.75 | 26.5 | 1.75 |
(2)装置中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目的是
(3)某同学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上表所示,其中记录的终止温度是指
(4)计算该实验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
(5)如果用50mL 0.55mol?L一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通过测得的反应热计算中和热,其中和热△H会偏大,其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