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163030[举报]
一.不定项选择题
1.BCD 2.B 3.AC 4.BC 5.B 6.A
二.实验题
1.
设A物块碰撞B物块前后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
代入数据得:
(4分)
2.①14.45-14.50(4分), ②C(4分),③1.01-1.02 。(4分)
三.计算题
1、
解:(1)设A球与B球碰撞前瞬间的速度为v0,
由动能定理得, ①……………………(2分)
解得:
②
………………………(2分)
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
③………………(2分)
机械能无损失,有 ④……………(2分)
解得
负号表示方向向左 ………………(1分)
方向向右 ……………………………(1分)
(2)要使m与M第二次迎面碰撞仍发生在原位置,则必有A球重新回到O处所用的时间t恰好等于B球的
………………………………(1分)
⑥ …………………………………………………………………(1分)
(n=0 、1 、2 、3 ……) ⑦ …………………………(2分)
由题意得: ⑧ …………………………(1分)
解得: (n=0 、1 、2 、3 ……) ⑨ ……………(2分)
2.
解:子弹穿过A时,子弹与A动量守恒,
由动量守恒定律: ……………………… ① 3分
而由 得:v1=300m/s
得: ………………………②
子弹穿过B时, 子弹与B动量守恒,
由动量守恒定律: ………………………③ 3分
又由 …………………④ 2分
得:v2=100m/s
由③,④得: ………………………⑤
子弹穿过B以后,弹簧开始被压缩,A、B和弹簧所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由动量守恒定律: ………………………⑥ 3分
由能量关系: ……………………⑦ 3分
由② ⑤ ⑥ ⑦得: ………………………⑧ 2分
3.
解(1) 与
第一次碰撞前,A、B之间的压力等于A的重力,即
…………1分
A对B的摩擦力…………………………………………1分
而B与地面间的压力等于A、B重力之和,即…………1分
地面对B的最大静摩擦力 ……………………………….1分
故
与
第一次碰撞前,B不运动………………………2分
(2)设A第一次碰前速度为v,碰后B的速度为v2
则由动能定理有………………………………………………………………..1分
……………………………………..2分
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1分
有 ………………………………………………..2分
解得………………………………………………….2分
(3)当停止运动时,
继续向右滑行
(
)后停止,设B停止时,
的速度为
,则由动能定理……………………………………………………………………1分
得……………………………………………………..2分
解得…………………………………………………………………..1分
4.
答案:(1)整个过程中系统克服摩擦力做的总功为
Wf=µmgl(1+2+3+…+n)=…………………………..2分
整个过程中因碰撞而损失的总动能为
……………………………..1分
(2)设第i次(i≤n-1)碰撞前瞬间,前i个木块粘合在一起的速度为vi,
动能为
与第i+1个(i≤n-1)木块碰撞粘合在一起后瞬间的速度为vi',
由动量守恒定律 ………………………………………….2分
则
第i次(i≤n-1)碰撞中损失的动能为
…….2分
则第i次(i≤n-1)碰撞中损失的动能与碰撞前动能之比为
(i≤n-1)………………………………………………………1分
(3)n=4时,共发生了i=3次碰撞.
第1次碰前瞬间的速度为,碰撞中动量守恒:
第1次碰后瞬间的速度为……………………….3分
第2次碰前瞬间的速度为
碰撞中动量守恒:
第2次碰后瞬间的速度为……………………….3分
第3次碰前瞬间的速度为
碰撞中动量守恒:
第3次碰后瞬间的速度为………………………...3分
最后滑行到桌边,速度恰好为零,则……………………….1分
即
整理后得,代入数据解得
………………………….1分
5.
![]() |
6.
解:(1)在弹簧弹开的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假设A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则
Mv1-mv2=0 2分
设从弹开到相遇所需时间为t,则有:
v1t+v2t=2πR 2分
联立以上两式得:
2分
所以A球转过的角度为θ=120° 2分
(2)以A、B及弹簧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弹簧张开的过程中,系统机械能守恒,则有
2分
Mv1-mv2=0 2分
解得: v1=2m/s,v2=4m/s 2分
所以,小球B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光滑轨道的侧压力是其所需向心力,即:
2分
7.
解:(1)A与B第一次碰撞前,A对B的摩擦力为
2分
地面对B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2分
故A与B第一次碰撞前,B不运动
2分
(2)设A第一次碰前速度为v,碰后B的速度为v2,则由动能定理有
2分
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有
2分
解得 2分
8.
(1)设A与B碰撞前A的速度为 V1 ,碰撞过程动量守恒,有:
mv1=(M+m)v (2分) 代入数据解得:v1=
(2)对A,从开始运动至碰撞B之前,根据动能定理,有:
(2分) 代入数据解得:
9.
(1)设物体从A滑落至B时速率为
(2分)
(1分)
物体与小球相互作用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设共同速度为
(2分)
(1分 )
(2)设二者之间的摩擦力为
(2分)
(2分)
得 (1分)
(3)设物体从EF滑下后与车达到相对静止,共同速度为v2相对车滑性的距离为S1,
车停后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相对车滑行距离为S1
(1分)
(1分)
(2分)
联立解得
(1分)
①用天平测出电动小车的质量为0.40kg;
②将电动小车、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按图1所示安装;
③接通打点计时器(其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
④使电动小车以额定功率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一段时间后关闭小车电源,待小车静止时再关闭打点计时器(设小车在整个过程中所受的阻力恒定).°
在上述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所打的部分点迹记录了小车停止之前的运动情况,如图2所示.
请你分析纸带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电动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为______m/s;
②该电动小车关闭电源后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
③该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为______W.
![](http://thumb.zyjl.cn/pic6/res/gzwl/web/STSource/20131028202153498786857/SYS201310282021534987868016_ST/images0.png)
(2)影响物质材料电阻率的因素很多,一般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则与之相反,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某课题研究组需要研究某种导电材料的导电规律,他们用该种导电材料制作成电阻较小的线状元件Z做实验,测量元件Z中的电流随两端电压从零逐渐增大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①为完成实验,请连接如图的实物.
②实验测得元件Z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元件Z是金属材料还是半导体材料?答:______.
U/V | 0.40 | 0.60 | 0.80 | 1.00 | 1.20 | 1.50 | 1.60 | |
I/A | 0.20 | 0.45 | 0.80 | 1.25 | 1.80 | 2.80 | 3.20 |
![](http://thumb.zyjl.cn/pic6/res/gzwl/web/STSource/20131028202153498786857/SYS201310282021534987868016_ST/images1.png)
(3)某同学通过实验研究小灯泡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可用的器材如下:电源(电动势3V,内阻1Ω)、电键、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Ω)、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导线若干.
①实验中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得到了小灯泡的U-I图象如图a所示,则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增大而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根据图a,在图b中把缺少的导线补全,连接成实验的电路(其中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量小灯泡的电流和电压).
③若某次连接时,把AB间的导线误接在AC之间,合上电键,任意移动滑片发现都不能使小灯泡完全熄灭,则此时的电路中,小灯泡可能获得的最小功率是______W.(电压表和电流表均视为理想电表)
![](http://thumb.zyjl.cn/pic6/res/gzwl/web/STSource/20131028202153498786857/SYS201310282021534987868016_ST/images2.png)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①用天平测出电动小车的质量为0.40kg;
②将电动小车、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按图1所示安装;
③接通打点计时器(其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
④使电动小车以额定功率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一段时间后关闭小车电源,待小车静止时再关闭打点计时器(设小车在整个过程中所受的阻力恒定).°
在上述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所打的部分点迹记录了小车停止之前的运动情况,如图2所示.
请你分析纸带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电动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为
②该电动小车关闭电源后的加速度大小为
③该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为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202/10/13191294.png)
(2)影响物质材料电阻率的因素很多,一般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则与之相反,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某课题研究组需要研究某种导电材料的导电规律,他们用该种导电材料制作成电阻较小的线状元件Z做实验,测量元件Z中的电流随两端电压从零逐渐增大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①为完成实验,请连接如图的实物.
②实验测得元件Z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元件Z是金属材料还是半导体材料?答:
U/V | 0 | 0.40 | 0.60 | 0.80 | 1.00 | 1.20 | 1.50 | 1.60 |
I/A | 0 | 0.20 | 0.45 | 0.80 | 1.25 | 1.80 | 2.80 | 3.20 |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202/10/6e42d9fa.png)
(3)某同学通过实验研究小灯泡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可用的器材如下:电源(电动势3V,内阻1Ω)、电键、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Ω)、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导线若干.
①实验中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得到了小灯泡的U-I图象如图a所示,则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增大而
②根据图a,在图b中把缺少的导线补全,连接成实验的电路(其中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量小灯泡的电流和电压).
③若某次连接时,把AB间的导线误接在AC之间,合上电键,任意移动滑片发现都不能使小灯泡完全熄灭,则此时的电路中,小灯泡可能获得的最小功率是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202/10/9c9974d8.png)
(12分)在电梯中,把一重物置于台秤上,台秤与力的传感器相连, 当电梯从静止起加速上升,然后又匀速运动一段时间,最后停止运动时,传感器的荧屏上显示出其受的压力与时间的关系(N―t)图象如图所示.试由此图回答问题:(g取l0m/s2)
(1)该物体的重力是多少?电梯在超重和失重时物体的重力是否变化?
(2)算出电梯在超重和失重时的最大加速度分别是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