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3年扬州市中考题)在我国青海湖地区有一种说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这里的碱是指Na2CO3,盐是指NaCl。人们从盐湖中捞得的Na2CO3会含有少量的NaCl。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含NaCl的Na2CO3固体25.0g,将其配制成溶液,再向其中逐滴加入足量的7.3%的稀盐酸,使气体完全放出,共收集到8.8g CO2气体。
(1)计算原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和消耗盐酸的总质量。
(2)下表为研究性学习小组向上述所配制的混合液中分三次逐滴加盐酸后,所记录的部分数据。经查阅资料知:(1)Na2CO3+HCl=NaCl+NaHCO3 (2)NaHCO3+HCl=NaCl+H2O+CO2↑
已知:反应(1)完全后,反应(2)才开始。
①请完成表格中未填的部分。
实验次序 |
第一次先逐滴加 盐酸100g |
第二次再逐滴加 盐酸100g |
第三次再逐滴加 盐酸100g |
每次产生的CO2的质量/g |
|
8.8 |
0 |
②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系中画出CO2质量(纵坐标)与所加入盐酸质量(横坐标)的关系图。
13.石灰石是某省的主要矿产之一。学校研究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当地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g,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实 验 |
1 |
2 |
3 |
4 |
加入样品的质量/g |
5 |
10 |
15 |
20 |
生成CO2的质量/g |
1.76 |
3.52 |
4.4 |
m |
⑴哪几次反应中矿石有剩余?
⑵上表中m的数值是 ; ⑶试计算这种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