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10年杭州模拟)2008年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可谓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也随着动荡的经济形势,不断作出适应性调整。从年初的“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的“两防”政策,到年中提出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一保一控”政策,再到年底“货币政策在近期要防止通货紧缩,在长期要防止通货膨胀”的“灵活审慎”政策,其调整幅度之大和政策转向之快是不常见的。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
为什么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24分)
[答案] (1)所谓通胀,实质上是指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一般是指因货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全面持续上涨的现象。通货膨胀会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主要表现为物价上涨、社会动荡和人心不稳等,进而造成对市场机制的破坏。(10分)
(2)通货紧缩,是指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货币的发行量少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导致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货币不断升值,从而抑制经济增长,甚至导致经济衰退。通缩主要表现为市场银根趋紧,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市场销售萎缩,企业利润下降或亏损,进而影响社会再生产和投资,导致失业增加、居民收入下降,最终导致经济增长乏力,增速下降。(10分)
(3)由此可见,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会影响资源优化配置,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负面作用。(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