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解放前,中国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成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读我国“三大荒”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4分)

 (1)从地形类型看,南方荒地属于______,北方荒地属于________。从农业发展限制性条件看,“北大荒”主要是________,“西大荒”主要是________。“南大荒”橡胶种植北界从17°N扩大至24°N,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分)

(2)简述“南大荒”发展橡胶生产、“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6分)

(3)简要说明目前“北大荒”粮食生产的特点和有利条件。(8分)

解析:“北大荒”主要指我国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西大荒”指新疆特别是南疆地区,“南大荒”是指广西、云南沿边地区和海南岛一带。分析这三地的农业生产条件,要结合我国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特征。

答案:(1)丘陵 平原 热量条件不足 水源条件不足 农业技术

(2)南大荒: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西大荒: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光照强,温差大。

(3)生产特点: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有利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平原面积广大;黑土肥沃,有利于作物生长;地广人稀,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国家政策扶持。

(2010·上海高考)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文化丰富多彩,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14.右图为我国某一山脉及附近区域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B河流域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你认为该流域农业发展可选择什么样的模式?(4分)

(2)试比较甲山脉东西两侧的气温、降水关系,并说明原因。(10分)

(3)A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发展种植业可能对乙湖泊产生什么影响?(6分)

解析:第(1)题,B河流域为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存在红壤贫瘠、水土流失等问题,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可发展立体农业。第(2)题,分析山脉对冬、夏季风的影响可得出东西两侧气温、降水的关系及其原因。第(3)题,A河流上游地区多为山地丘陵,过度发展种植业,会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破坏,引起乙湖泥沙淤积等一系列问题。

答案:(1)主要问题:红壤的改良问题,水土流失的治理。

发展立体农业。

(2)气温:冬季东部高于西部,东部距海较近,西部受冬季风的影响;夏季西部高于东部,东部来自海洋上的暖湿气流,遇山脉阻挡抬升形成地形雨,多为阴天,气温低,西侧为背风坡,降水少,为晴天,气温高。

降水:东部高于西部。夏季,东部来自海洋上的东南季风遇山脉阻挡形成地形雨,降水多,西部为背风坡降水少;冬季,东部距海近,受海洋影响降水偏多,西部受山脉影响,降水少。

(3)①水土流失导致河湖淤塞,调蓄功能减弱;②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质变坏;③生物多样性减少。

 0  236189  236197  236203  236207  236213  236215  236219  236225  236227  236233  236239  236243  236245  236249  236255  236257  236263  236267  236269  236273  236275  236279  236281  236283  236284  236285  236287  236288  236289  236291  236293  236297  236299  236303  236305  236309  236315  236317  236323  236327  236329  236333  236339  236345  236347  236353  236357  236359  236365  236369  236375  236383  44734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