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我国某主要地形区中一座‘东-西’走向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下表为该地形区中某城市年内各月气温、降水统计表。读图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6-7题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气温(℃) |
-13.5 |
-9.3 |
-0.4 |
7.7 |
15.2 |
20.0 |
21.8 |
降水(mm) |
2.4 |
6.1 |
10.1 |
19.9 |
28.4 |
46.2 |
104.4 |
月份 |
8 |
9 |
10 |
11 |
12 |
全年 |
|
气温(℃) |
19.9 |
13.8 |
6.5 |
-3.0 |
-11.4 |
![]() |
|
降水(mm) |
136.9 |
40.4 |
24.1 |
5.9 |
1.4 |
426.1 |
|
6.由图表信息可判断,该山脉的名称是( )
A.大兴安岭 B.秦岭 C.天山 D.阴山
7.该山地南坡的森林植被比北坡分布广泛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水分 D.土壤
我国某中学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在春分日这一天,测得该校操场上旗杆在不同时间的影长,其数据如下表,已知旗杆长为10.72m。回答1-3题。
(tan43≈0.933,tan45≈1,tan47≈1.072,tan49≈1.150 )
北京时间(时) |
12 |
13 |
14 |
15 |
16 |
旗杆影长(米) |
12.9 |
11.5 |
10 |
11.5 |
12.9 |
1. 该学校所在位置的地理坐标为( )
A.(45°N,135°E) B.(43°N,105°E) C.(49°N,120°E) D.(47°N,90°E)
2. 该校所在地区著名的农产品是( )
A.瓜果和葡萄 B.棉花和花生 C.小麦和玉米 D.柑桔和油菜
3.当北京时间分别为12时、13时和14时,该活动小组观察到旗杆的影子分别指向 ( )
A.西北、正北和东北 B.正西、正北和正东
C.西北、西北和正北 D.正北、东北和正东
15.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
|
(1)此时,A城镇风向是 。A与D相比,晴天概率大的是 ,原因是 。(6分)
(2)四个城镇中,最容易遭受突发地质灾害的是 ,原因是
。(6分)
(3)四个城镇中,规模最大的应该是 ,原因是
(8分)
(4)该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课题,即“山区农业资源合理利用调查研究””和“本地形成堰塞湖可能性的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获得以下信息: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的坡度多在22°以上,已有大片开垦为耕地;在E、F两地附近有多处崩塌滑坡。崩塌滑坡容易导致峡谷堵塞形成堰塞湖。如果你是课题组成员,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①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适宜发展 ,建议 。(4分)
②在E、F两地中, 地附近较容易形成堰塞湖,建议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技术密切监视崩塌滑坡的动态(4分)
1 |
[A] |
[B] |
[C] |
[D] |
|
5 |
[A] |
[B] |
[C] |
[D] |
|
9 |
[A] |
[B] |
[C] |
[D] |
|
13 |
[A] |
[B] |
[C] |
[D] |
2 |
[A] |
[B] |
[C] |
[D] |
6 |
[A] |
[B] |
[C] |
[D] |
10 |
[A] |
[B] |
[C] |
[D] |
14 |
[A] |
[B] |
[C] |
[D] |
|||
3 |
[A] |
[B] |
[C] |
[D] |
7 |
[A] |
[B] |
[C] |
[D] |
11 |
[A] |
[B] |
[C] |
[D] |
|
|
|
|
|
|||
4 |
[A] |
[B] |
[C] |
[D] |
8 |
[A] |
[B] |
[C] |
[D] |
12 |
[A] |
[B] |
[C] |
[D] |
|
|
|
|
|
下图为30°N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10米。据图完成12-14题。
|
12.山峰N的最大海拔高度可能为( )
A.79米 B.69米 C.82米 D.97米
13.M地貌的成因可能是 ( )
A.海浪侵蚀 B.人工海岸 C.珊瑚淀积 D.泥沙堆积
14.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表示河流,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③ D.④③
养正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3周周考地理试题